中医抗疫,古已有之。
在我省国家名中医谢强教授所著《旴江医学史考(南北朝──五代)》中,记载了禅宗高僧以中医手法抗击当地流行疫病的故事。
唐贞元中,马祖于靖安县法药寺弘法,“适逢当地疫病流行,于是卓锡凿井,施药井中,饮水者即愈,民皆称颂”。法药寺也由此得名。
马祖?不错,就是佛界“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中的马祖。在医学史家的眼里,马祖既是高僧又是医中圣手。当时,江西靖安县出现了疫情,懂医术的马祖就将自己配好的药扔到井里,让感染了疫病的老百姓打井水喝,他们的病竟然消失了。
这种治疗手法,就是现在中医用的中药汤剂。
1.汤药的威力
汤药是有威力的。
1000多年后的今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蔓延至全国。在江西,有一名病人,他感染上疫病后,最先得以用像马祖那样的汤药救治好了。这剂汤药名为“小柴胡汤加杏仁汤”,主要成分如下:醋北柴胡颗粒剂10g、法半夏颗粒剂 10g、人参颗粒剂6g、蜜甘草颗粒剂6g、黄芩颗粒剂10g、生姜颗粒剂10g、大枣颗粒剂10g、桑叶颗粒剂10g、苦杏仁颗粒剂10g、连翘颗粒剂10g、滑石颗粒剂10g、茯苓颗粒剂10g、白豆蔻颗粒剂10g。
这名患者姓罗,来自新干县。他是1月3日驾车带岳父到湖北洪湖一家医院治病期间染病的。1月8日,他出现高烧、咳嗽等症状,于是在当地进行西医治疗,效果不佳。1月19日,罗某来到省中医院,当时他身体的情况是:头昏,胸闷,干咳,体温39℃……新冠肺炎啊!幸运的是,他碰到了好医生。入院当晚,汤药一喝下去,他体温降至正常水平。
这名病人的主治医生是江西省中医院刘良徛和赖俊宇医生。他们以中医手法诊治,辨证病人病情为“燥湿相兼,邪入半表半里”,治疗方向是“和解少阳、清热化湿润燥”。为此,拟定了以小柴胡汤加杏仁汤为主要方剂加减成药。
1月23日,罗某转至南大一附院象湖院区继续治疗。转院时,病人病情平稳,随后不久便治愈出院,成为我省最早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
罗某出院时,21岁的患者史某正在永新县人民医院煎熬。她于1月24日入院治疗后,连续3天进行了常规的西药抗病毒治疗,但仍处于发热状态,且体温一度升至39.2℃。1月28日,她接受了由该院医生陈锦华与省中医院王茂泓医生等组成的专家组开出的中药——小柴胡汤加葛根汤。汤药才用了一剂半,即3包中药后,她的体温逐渐下降至37.1℃,第二天早晨则降至36.5℃。2月10日,史某出院。治疗期间,这名年轻患者曾抱怨“药太苦,受不了”。因此,医院曾给她停药1天,进行“温和”用药。在两次核酸检测均未检出新冠病毒出院时,史某还是很开心:“良药虽然苦口,但这次真是感受到我们传统医药的‘甜蜜’。”
好消息接二连三。2月10日下午,进贤县人民医院又有1名新冠肺炎患者经中西医综合治愈出院。而且,这是该院发挥中医优势、进行中西医综合治愈出院的第3例病例。
2.中医的逻辑
王茂泓是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治愈新冠肺炎病人后他很开心。同时,对此次疫情他也有一番中医的视角和说道:“新冠肺炎肆虐离不开三大因素,一是涉及五运六气的天地大环境因素;二是人体的正气受损,所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三是致病因素,即疫疬之气,三者缺一不可。中药虽不一定能直接杀死病毒,但可以通过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让身体的正气把病毒杀死,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新冠肺炎感染的内在因素多是人体正气不足,感受疫毒而发病。”
平衡阴阳,培元固本,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些人们熟悉的中医话语背后,也许正是中医能够参与抗疫的逻辑前提。谈起中医抗疫,作为省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高级别专家、省中医药防治专家组组长的刘良徛教授,有着充满自信的思考,他认为,中医参与进来和西医一同抗疫,眼下非常及时。
“此前,我们接触过一些病例,包括到新余去会诊的30多个病人,这些资料对我们来说非常宝贵。我们的经验是,无论是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中医的介入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像轻型、普通型,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刘良徛说。对无症状病人,刘良徛教授认为中医也有优势:“无症状的病人,因为它无症状,西医就无法用药,这一块反而是中医的强项。因为说是‘无症状’,但中医还是有症可辨、有方可施,且中医开方针对性强,它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目前的精神状态,舌象、饮食、大便等来辨证……西医目前毕竟还没有出现明确有效的药物。”
中医参与抗疫的作用或优势具体表现在哪里?刘良徛梳理了三个角度来阐述。他认为,从我省运用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实践来看,中医药确有独特的优势,在防(预防)、治(治疗)、养(康复)全过程中都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第一是预防,也就是“未病先防”。第一层含义,“避邪气”,正如《黄帝内经》所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指的是我们首先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远离传染源等。第二层含义,“强正气”,指的是要调养身心,强健体魄,提高抵抗力。在这一方面,中医的保健预防方法有很多。第二是治疗,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在轻症阶段通过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来控制病情或治愈。对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中医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发热症状、控制病情进展、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激素用量、减轻并发症。从中医专家参与会诊的重症患者来看,发挥中医因人施治,辨证论治的优势,一人一策,一人一方,对于改善患者基本状态,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减少肺部渗出,保护脏器等都有一定的作用。第三是康复,对于恢复期病人,中医药能发挥的作用更大。患者体温正常,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可以出院,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患者就完全康复了,很大一部分人不同程度还存在气短、乏力、食欲差、腹胀、大便稀软等症状,可以釆用如参苓白术散等传统中药方药治疗。
中医真有那么神奇吗?针对普通人对中西医的各有拥趸、尚存争议的局面,刘良徛说了一句形象的话:“中医、西医各有所长,中西医结合是打双打、打配合,实现优势互补。”
3.全新的战法
江西中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四大地方医学流派中有“一个半”发源于江西;其次,江西也是一个中医药资源大省,中药材种类、数量都极为丰富。目前,江西正加快推进建设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中医药强省战略步伐。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省立足于传统中医药优势,也正推出全新战法。2月18日,我们来到省中医院抚生院区进行采访。
因为不允许进入隔离病房,我们采访了刚从隔离病房出来的护士吁佳。在吁佳眼里,病人在隔离病房一天是充实的,因为有诸多中医疗法轮番施用,战法“可多了”——
“比如说早上我们用耳穴压豆;中午有穴位贴敷,提升阳气;晚上还有一个中药浴足,就是拿中药泡脚,也是一种提升阳气、提升抵抗力的好办法。在治疗空当,我们护士还带领部分患者起床习练中国传统健身术易筋经,一来让患者每天有一定的活动量,二来传统健身术有助于更好地调理患者身体。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我们有一个江西特色——热敏灸!”
“北看天津针,南看江西灸”。作为江西最具特色的中医疗法,热敏灸也自然应用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疗中。隔离病房有专门灸疗小组,由专业医生来给相应患者治疗。考虑新冠肺炎患者怕呛咳,该院特意调集了无烟的热敏灸设备。
陈日新是江西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热敏灸技术发明人,针对当前疫情,他也提出如下看法:新冠肺炎属于中医湿毒疫病范畴,初期病位在三阳,病机是湿遏热伏,热敏灸能够芳香化湿、宣通三焦湿浊,能够发挥作用。病邪进入三阴,湿毒伤阳,热敏灸扶阳益气,也能发挥作用。“中医不是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的说法嘛”!
当然,中药汤剂是主打。省中医院抚生院区隔离病房,治疗主要以“江中抗疫1号”“江中抗疫2号”汤剂,配合江西独有中医药治疗护理手段。中药除了熬制成汤药外,还有一种是颗粒剂,像板蓝根一样,冲服即可。
最新反馈的中医抗疫战法还有:中医食疗方案。省中医院抚生院区二十多名新冠肺炎病人喝上江中猴姑米稀后,胃舒服了,食欲也好多了。
省中医院院长熊汉鹏介绍,自2月11日省中医院被宣布为江西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省级中西医结合定点医院以来,该院发挥中医特色并联合西医治疗,是一种全方位的治疗。“确诊患者转运到这里以后,采用喝中医汤剂,配以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热敏灸等中医药特色治疗;同时,西医的抗病毒、消炎等手段,我们的呼吸科重症科等,也都用上了。”据了解,该院从2月11日开始收治患者,2月16日就有2名采用中医治疗患者治愈出院,在院治疗时间仅6天。“现在全国平均住院时间超过10天,时间最短的是海南省,平均住院时间9天。这也可以说,中西医联合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熊汉鹏如是说。
在江西,各地中西医联手的例子还有不少。宜黄县依托“旴江医学”“建昌帮”中医药资源的独特优势,调动全县中医药力量,广泛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作用,让中医药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全过程,该县至今确诊病例为零。
2月16日,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谢光华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我省百姓关注的中医药防治疫情情况。截至2月15日24时,全省确诊病例925例中,有878例使用中药汤剂或者中成药联合西医治疗,使用率达95%;878例经过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中719例病情好转,有效率达82%;239例治愈出院患者中有218名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痊愈出院,占比达91%。谢光华说,在此次疫情防治工作中,中医药优势凸显。
杏林春暖,愿瘟君早日远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