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头版报道:寻访“黄沙道”,细细品丰年

点击观看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56】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素以沉雄豪放著称,但这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却别具一格,勾勒出一幅幽静恬适的“山乡夏夜图”。其中“稻花香里说丰年”一句,道出了词人面对好年景的无尽喜悦,千百年来被人们反复吟诵。

辛弃疾少时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遂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然而他命途多舛,不断遭到南宋主和派的排挤。20多年里,他只好闲居上饶,以力田为先,“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他将自己的庄园取名“稼轩”,并自号“稼轩居士”。

“稼轩平生诗作600余首,有一多半是在上饶写的,其中写到黄沙岭的就有5首。在那里,他一次次驻足田畔,祈愿粮阜民丰、家国安宁。昔日黄沙道,在今天江西上饶市广信区黄沙岭乡。”夏日的一个傍晚,记者与上饶博物馆馆长江进民一道,寻访那片曾令词人心醉的土地。

抵达时,一轮明月刚上树梢。月光下,沿一条山道向苍莽山岭中前行。道宽仅容两人并肩而行,崎岖路面上,青石台基依稀可辨。

▲黄沙岭俯瞰。光明图片

“这就是黄沙古道了!”江进民抬手一指,“原本有5公里长,现在只剩了800多米。南宋时,这是上饶通往铅山等地的官道,行人客商,络绎不绝!”行不多时,道边有木质凉亭,很是别致。“这就是古人所谓‘茶亭’,当年人们在古驿道上广设茶亭,免费为路人提供茶水、遮风挡雨。”

古道蜿蜒,蛙声四起,一股清新香气丝丝缕缕,直往鼻孔里钻。绕过一个山坳,眼前顿时开阔——岭下,片片稻田如锦缎般铺满大地,在夜风轻抚下涌动阵阵柔波。“稻花香里说丰年!”大家不约而同地诵起了这首词。

月光如洗,稻香扑鼻,大家在田畔久久不愿离去。稻田旁,一条小河潺潺流转,庄户人家沿河而居。良久,大家才起身朝小村走去。

小村名曰“大屋村”。走进村子,户户敞着门、亮着灯,饭罢的农人或在堂屋里看电视,或在树荫下摇扇闲谈。家家宽敞的院坝里,晾晒着新打的稻谷……

夜宿农家,梦境里氤氲着千年古韵和幽幽稻香。

一大早,记者就被窗外的“隆隆”声吵醒了。出门去,嗬,好一幅喧腾闹忙的“夏粮丰收图”!稻田里,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往返劳作,切割、脱粒、粉碎稻秆一气呵成。一块地刚收割完,另一台机器便轰隆隆地开进来,紧接着机翻整地。

记者采访了正在此间调研的上饶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祝钦富。

“1995年,考古专家在上饶万年县发现了一万多年前人工栽培的水稻,将世界栽培水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5000年。上饶,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证为‘世界农业文明最早的起源地’!”祝钦富告诉记者。

“古稻名叫‘坞原早’,仍保有野生稻的特征,长有‘谷芒’,相当于穿了件铠甲,防止稻粒被鸟吃掉。现在,万年县荷桥村每年还会种几百亩,主要供科研、科普、旅游观光用。”祝钦富介绍,“今天,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一亩稻田的产量是‘坞原早’的3倍。这些年,上饶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5亿斤以上,是全省粮食主产区之一。江西是国家输出大额商品粮的8个省份之一,这中间也有咱上饶的功劳。”

“论资源禀赋,江西并没有优势——人常说江西是‘八山一水一分田,还有一半斗笠田’。能有这样的佳绩,靠的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祝钦富建议记者到田埂上走走。

85后上饶小伙徐建敏,正和横峰县几个农民讨论下一季该种什么样的种子。他是一个妥妥的种子专家。十年里,他不是蹲在田间地头看水稻,就是钻进实验室搞研究。

“这些年,我们开发了13个新品种,推广种植1200多万亩,增产优质粮食6亿公斤。乡亲们都说,这小小种子能生金呐!全市主要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6%以上。”徐建敏黢黑的脸膛上透着自豪。

其实,要丰收,光有良种还不够。

“以前哪见过这样的大田!好些个零碎田、小坡地都被整合了,现在是‘田成块、渠相连’,不但节约了耕作成本,沟渠连在一起,排灌也通畅了。”望着农机轰鸣的展阔田畴,鄱阳县桂湖村村民黄禄财啧啧称赞。

让种粮大户舒友德欣喜不已的,是越来越“飒”的智能化耕种。“播种、施肥、喷农药,无人机在天上转几圈就解决了;点开手机App,不出门就能查看作物长势;浇地,自动控制设备帮咱精准滴灌!上饶夏秋雨水集中。但咱不怕,咱有‘抗旱救灾体系’,洪涝一过就抢种补种,干旱一起就人工降雨、沟渠送水。老天爷闹腾又怎样?”他越说越起劲儿。

…………

如果辛弃疾能穿越到现在,一定会写出更多首“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佳作:江西宣布,2023年继续加大农业投入,确保粮食播种面积5660万亩,产量力争达到439亿斤……

(光明日报记者 胡晓军 李玉兰 王洋 李晓)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