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布20号令,自2021年1月1日起,出入重要场合和公共场所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测体温、扫健康码。元旦小长假三天,记者走访南昌市地铁、商场、超市、电影院等多处公共场所发现,戴口罩的提醒标识随处可见,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并未放松,大部分市民响应号召,自觉戴好口罩再出行,但仍有极个别未戴口罩的市民。
出入公共场所 必须佩戴口罩
记者了解到,出入重要场合和公共场所的人员包括学校、医疗机构出入人员;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长途汽车、地铁、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司乘人员和乘客;机场、铁路车站、地铁站、汽车站、码头等场所的出入人员;水产品、冷冻产品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场所的出入人员;商场、超市、购物中心、药店、酒店、宾馆、单位食堂等场所的出入人员;银行、展览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及各类办事大厅等场所的出入人员;理发店、美容院、影剧院、游艺厅、网吧、体育场馆(运动时除外)、歌舞厅等场所的出入人员;养老院、敬老院、福利院、监管场所等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和外来人员;在密闭空间参加会议、培训等活动的人员;其他通风不良或人员密集场所活动的人员。
此外,重点场所、公共场所单位(经营主体)要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在场所入口处设置醒目、清晰的健康码和佩戴口罩提示,加强扫码、测温、佩戴口罩、通风、消毒等工作,落实“1米线”专人管理制度。对未佩戴口罩者禁止入内。同时,做好老年人、未成年等特殊群体的服务引导和健康核验工作。
我省要求,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单位监管责任,加强对重点场所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对不听劝阻、扰乱秩序情节严重者,由公安机关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地铁及公交等场所 市民佩戴口罩情况良好
文件发布以后,南昌各场所的落实情况如何呢?对此记者进行了一番走访。
元旦小长假期间,记者先后乘坐了224路、217路公交车,发现虽然车上的乘客都不多,但大家都自觉佩戴着口罩,保持一定距离,也基本上没有交流。
元旦小长假期间,记者还在南昌市西湖区中山路天虹商场的华影国际影城观看了一场电影,在影院内,几乎所有人都响应号召,佩戴了口罩。此外,记者还探访了最近新开的南昌地铁3号线,发现乘客基本上都佩戴了口罩。记者还看到,有乘客在站口打开随身携带的矿泉水,拉下口罩喝上一口就立马将口罩戴上。
商超仍有小部分市民 未佩戴口罩
相比地铁站、公交站、火车站等地,超市和商场的疫情防控则相对较弱些。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南昌市红谷滩区的华润万家(红谷滩万达广场店)入口处,超市防损部的两名工作人员正在执勤,有一名顾客未佩戴口罩往里走,被工作人员及时拦下,“我们江西省发布了‘20号令’,所以请您佩戴好口罩再进入……”记者注意到,工作人员会检查每一位进入超市的顾客是否有佩戴口罩,如顾客未戴口罩或把口罩挂在下巴上,工作人员会对其进行劝说,“从1月1日开始,我们就站岗执勤了,每一位客户都要佩戴口罩才能进超市,在超市这样人流密集场所,佩戴口罩是对大家的健康安全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工作人员杨师傅说,超市方面积极响应《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第20号令》,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杨师傅说,“如果有顾客没戴口罩,我们会建议对方到附近的药店购买。”
随后,记者来到了红谷滩万达广场购物中心,由于是元旦小长假,商场里人山人海,显眼位置张贴有疫情防控提示,提醒顾客入场需要配合“佩戴口罩、测体温、保持手卫生、保持距离”等事项。记者留意到,商场每一位导购员都佩戴口罩上岗,大部分顾客也戴了口罩,只有少数人象征性地戴了口罩,口罩未遮住口鼻,仅挂在下巴。
带着孩子逛商场的王女士不仅自己戴了口罩,还给孩子戴了儿童口罩。“孩子也知道在公众场合要佩戴口罩,每次出门前都会乖乖戴好。”王女士告诉记者,在网上看到《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第20号令》的文件后,他们一家人出门都会戴好口罩,“反正家里之前也买了很多口罩,自己的安全还是要自己负责。”
胡尹川 晨报记者 周明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