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纪念日。对于这位改变了中国的伟人,人们纪念他、追忆他、敬仰他。除了作为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也是一绝,著名诗人贺敬之称赞其诗词为:中国悠久史诗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让我们从诗词中领略江西之美。江西,自古享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江西开展了伟大的革命斗争实践,“红旗漫卷”,更添豪情。这份豪情在毛泽东关于江西的15首诗词中可见一斑,擘画出一幅幅绚丽多彩、气势恢宏的诗意江西景、大美江西图。
毛泽东在庐山含鄱口留影。
壹 呈现“风景这边独好”的山川之美
毛泽东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的7年多革命实践,无不闪耀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管是行军路上还是战斗途中,目光所及皆景致,战地钟声也浪漫,他将所见所感化作诗情,一字一句把江西大地的锦绣山川镌刻成“风景这边独好”的美丽画卷。
“江山如画”,自然胜景连连。山、水等自然景观是毛泽东诗词中的重要意象,既是吟咏的实景,也是情感的寄托。毛泽东一路揽山河胜景,与山水对话,化诗成文带我们走进青山绿水之江西。
春夏之交,身临泰和县白云山尽览“赣水苍茫闽山碧”的悠远,极目眺望,江水流长邈远,山色明朗润泽,不觉心旷神怡;暴雨过后,来到瑞金大柏地观赏“雨后复斜阳”的绮丽,夏日暖阳倾洒而下,山野如洗,长虹当空,关山青翠欲滴,层层入目;晨曦初露,登上会昌县会昌山俯瞰“颠连直接东溟”的恢宏,重峦叠嶂,巍峨雄奇,“更加郁郁葱葱”。青山未老,赣水悠悠,诗词中的江西尽显山明水秀的奇丽本色。
《清平乐·会昌》。
酣战淋漓,战地实景再现。毛泽东诗情画意描战场,在烽火岁月中渲染“万木霜天红烂漫”“风展红旗如画”。
听:秋收时节“霹雳一声暴动”,吹响了工农革命的号角;“黄洋界上炮声隆”,坚定了众志成城的决心;“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奏响了铿锵磅礴的战歌。
看:“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展现了敌军围困重重、我军高歌以待的阵地保卫图;“漫天皆白”“风卷红旗过大关”,展现了浩浩荡荡奔向“赣江风雪迷漫处”的雪里行军图;“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展现了弹如飞雨的大柏地酣战图……
一幕幕激烈的战斗场景跃然纸上,百折不挠的英雄风貌如在眼前。这些凝结在山水间的红色记忆,为江西大地注入了深沉的革命气质,勾勒出“最是红色好风景”。
烽烟如昨,旧貌已变新颜。“三十八年过去”,不同于行军途中的摹景抒情、战火纷飞里的壮怀激烈,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已成追忆,此时的江西已“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别有一番天地。
毛泽东“千里来寻故地”,在“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中,看庐山被奔腾不息的江水环抱着高耸入云,登顶公路盘旋婉转恰似巨龙游舞;在“暮色苍茫”中,看仙人洞的苍松翠柏和云卷云舒;在“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中,看井冈山上的盎然春光和勃勃生机;在“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中,看黄洋界的古木参天和山势如飞。“谈笑凯歌”登峰巅,望云海,观春色,遍览赣鄱大地无限风光。
《西江月·井冈山》。
贰 历经“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奋斗之美
毛泽东诗词中的江西,不仅美在风光旖旎壮丽之皮骨,更美在革命奋勇拼搏之情怀。党和红军带领人民群众在这片红土地上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奋斗传奇,积淀了江西独特的岁月记忆。
看黄洋界保卫战方寸不乱勇退敌。黄洋界战斗在毛泽东诗词中曾多次出现,是红军在井冈山团结群众、勇于拼搏、克敌制胜的斗争缩影。
1928年8月下旬,国民党湘军和赣军乘着红四军主力在湘南未归之际,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起第二次“会剿”,此时留守井冈山的红军不足一个营。即便“敌军围困千万重”,红军仍方寸不乱凭险据守,连夜在黄洋界哨口修筑五道防御工事,布置重重陷阱。当敌军发起进攻时,我方“早已森严壁垒”、军民“更加众志成城”,赤卫队、暴动队、男女老少齐上阵,敌军误以为红军主力回归,仓皇而逃。
黄洋界炮台。
黄洋界战斗中,我军巧妙运用战术,充分发动群众,铸就了保卫黄洋界的铜墙铁壁,保住了“革命火种”,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生动实践。
观反“围剿”灵活多变善破敌。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主力从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逐步开创中央苏区。在这里,红军取得四次“反围剿”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雾满龙冈千嶂暗”的龙冈山,面对大规模“围剿”,我军采取“诱敌深入”战略方针,“前头捉了张辉瓒”,俘敌9000余人。几天后,又击溃了东韶地区的敌军,展现出“不周山下红旗乱”的革命气势。此后,蒋介石又调集“二十万军重入赣”,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作战方针,“风烟滚滚”分四路向中央苏区大举进攻。
此时,红军虽然只有3万人,敌我力量悬殊,但巧妙利用军阀矛盾、派系纷争,灵活运用游击战术“七百里驱十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连续五战五捷、歼敌3万余人,成功粉碎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围剿”。
叹余江人民群策群力送瘟神。新中国成立后,血吸虫病依然在南方大肆流行,危害极大,毛泽东对此忧心忡忡。当得知余江率先消灭血吸虫病时,他“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挥笔写下《七律二首·送瘟神》,赞誉江西人民与血吸虫病的顽强斗争。
1958年10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
第一首诗艺术化地重现了余江县人民消灭血吸虫病的斗争经过:“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本该是一派美好的南方水乡却被病疫侵扰,千村万户民不聊生,此时的毛泽东恨不能穿越时空,“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为人民找寻治病良方。
第二首诗笔锋一转,慷慨激昂,用极具夸张和浪漫的笔法,一展余江县人民消灭血吸虫病的斗争传奇,“六亿神州尽舜尧”,银锄齐挥、铁臂同摇,将华佗都无可奈何的血吸虫病彻底消灭,创造了人间奇迹。
叁 尽显“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的豪情之美
万里山河云卷舒,磅礴气象照古今。蕴含在诗词中的政治品格和精神气概力透纸背,直击人心,展现了党和红军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斗争中锻造的坚定信念、自信自立和人民立场,铸就了江西“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的豪情。
瑞金中华苏维埃纪念园红五星广场。
坚定信念,永葆斗志。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即使接连失利、遭受重创,红军仍以“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展现抗争之姿、正义之态。“军叫工农革命,旗号斧头镰刀”,旗帜鲜明地向国民党反动派宣战,勇敢而坚决地“要向潇湘直进”。
在反“围剿”斗争中,面对千军万马的重重围困,我军与千百万工农“同心干”“齐努力”,抱定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念,以“天兵怒气冲霄汉”的气势横扫强敌。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始终坚信“无限风光在险峰”,在江西这片热土上,于危机中探先机,于困局中开新局,为工农群众而战,为前途命运而战,愈战愈勇。
敢闯新路,自信自立。大革命失败后,一方面外部势力围追堵截;另一方面,党内“左”倾错误愈演愈烈,还夹杂着悲观情绪。站在内外交困的迷雾中,“此行何去”?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乱云飞渡仍从容”,敢于实事求是,勇于突破自我,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用铁的事实宣告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井冈山黄洋界。
面对“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质疑,面对蒋介石的三省“会剿”,我军以“风卷红旗过大关”的非凡气势,坚定不移地朝着“夺取江西全省”的目标勇往直前。纵使二月寒冬,即便“头上高山”,也要展旗高歌,挥师挺进,敢于亮剑。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毛泽东在诗词中多次出现“工农”的表述:“十万工农下吉安”“唤起工农千百万”“百万工农齐踊跃”,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主体的深刻把握。
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中国共产党人“从最落后的农村与农民中看到了建设一个新社会最磅礴的力量”,坚信“兵民是胜利之本”。因而,即使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仍然深入开展根据地建设,分田地、办教育、兴经济,坚持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将工农大众内心深处的革命自觉和主动精神真正唤醒了,把一盘散沙的穷苦大众团结了起来、组织了起来、武装了起来。
所以,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和挑战,中国共产党都能够依靠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菩萨蛮·大柏地》。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江西这片浸染无数革命先烈热血的红土地,在毛泽东诗词的“装点”下尽显山河本色和革命底色。
如今的江西初心不改、品格依旧,正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在青山绿水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伟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