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时评丨预制菜进校园,学子健康不能敷衍了事

开学伊始,预制菜进校园的话题“空降”热搜。校园食品安全事关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叠加预制菜这个尚待普及的新兴事物,自然引起热议。(9月13日 澎湃新闻)

近两年预制菜空前火热,更是迅速发展成新兴产业,逐渐在人们餐桌上占有一席之地。预制菜顾名思义是指省去了食材采购流程,简化了制作步骤,经过卫生、科学包装,再通过加热或蒸炒等烹饪方式,就能直接作为餐桌上的便捷特色菜品,具有高便利性、强性价比属性。但预制菜作为工业化流水线上大规模生产的产品,其安全属性仍不能得到百分百保障,因此,我们绝不能把存在安全隐患的“饭菜”送进校园,送上孩子们的“餐桌”。

孩子们是祖国的希望,他们的饮食安全和健康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未来,预制菜接受市场检验绝不能拿孩子们当“小白鼠”。

一方面,预制菜本身作为“半成品”,为了保持不变质,必然会在加工过程中添加各种食品添加剂,孩子们在学校的时光不是一天两天,如果长期食用又会造成怎样的健康隐患?无论是幼儿园还是中小学的孩子们都处在一个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这个时候食用不新鲜且营养成分不明的预制菜,有可能直接造成孩子生长发育问题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另一方面,“预制菜”虽然可以降低成本,但其背后隐藏的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却不容小觑,学校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在“安全”问题上绝不能出现差池,相较于社会上普通餐饮,学校提供的饭菜要更加注重注营养搭配、健康品质,让孩子们能吃得好、长得快,如果仅为了“低成本”而忽视这一重要规律,长期食用“预制菜”不仅可能会造成孩子们营养不良、发育不良等身体健康上的问题叠加,还有可能造成厌食症等心理健康问题,这样的后果谁都无法承担。

因此,“预制菜”进入校园绝非小事,孩子们的健康更不能一“热”了之。快餐时代“预制菜”有其存在的理由,但盲目冲动引进校园太不理智,学校应始终秉持孩子“健康第一位”原则,强化饮食安全管理,既不能出现污水横流的卫生问题,也不能出现“指鼠为鸭”的安全闹剧,严格把好食材制作关,守护好学生“口中”安全,让孩子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韩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