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年收藏上千把古锁 南昌市民李强自费开办古锁博物馆

锁是常见的日用器物,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仰韶时期,距今已有5000多年。中国古锁样式精美,寓意丰富,吸引着钟情于它的收藏爱好者。在南昌市青云谱区,有一家中华古锁博物馆即将开馆,该馆创办人李强20余年来走遍全国各地,收集了从隋唐至近代跨越千年历史的1000多把古锁。

▲古锁博物馆即将开馆,李强仔细查看展柜里的古锁。

展示300把形状各异古锁

圆形锁、方形锁、生肖锁、金瓜锁……走进位于南昌市青云谱区的中华古锁博物馆,只见数百件形状各异的古锁具整齐陈列在展柜中,有的大而重,有的小而精。

李强今年59岁,他告诉记者,现场展示的锁有300把,分别为唐代至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古锁,最古老的锁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在众多锁具中,一把清代大铁锁显得特别“庞大”,这是一把城门铁锁,锁芯及钥匙有半米多长,重量达3斤多,虽然已经锈迹斑斑,但依然可开关。最小的锁则是一把宋代铜锁,只有指甲盖大小。

20余年收藏千余把古锁

上世纪90年代,李强偶然在市场上看到一把古锁,立刻被其精妙所吸引,“古锁凝结着古人的智慧,锁上的文图、制作工艺等,都能反映那个年代的工艺水平”。

从那之后,他便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收藏古锁,不管走到何处,都会逛逛当地的古玩市场,逐渐养成一种习惯。看到造型独特的、不同年代的锁,他便会买下来,就这样日积月累,至今已收藏1000多把古锁。

李强告诉记者,他原本对古代历史并不熟悉,但为了收藏古锁,他自学历史知识、翻阅各类古籍、向专家行家学习,“由于各类古籍中较少介绍到锁具,而且在范围内收藏古锁具的人较少,所以更多时候,我都是自己研究,从中了解古锁背后可能深藏的故事和内涵”。

自办博物馆传播锁文化

中华古锁博物馆展出的古锁大多锈迹斑斑,在不少人眼里或许是“破铜烂铁”,但事实上,古锁的价值远不止其本身。

李强告诉记者,相较于现代的密码锁、智能锁,古人手制的铜锁大有乾坤,而且制作难度丝毫不逊色于现代锁。“锁同诗、画、瓷器一样,是极富文化底蕴的珍贵文化遗产,涉及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收藏保护古锁不仅可以让我们后人清晰地研究几千年来制锁工艺的流变,还可以传播文化。”李强说。

如今,他自费创办的中华古锁博物馆正在紧张地筹备当中,预计本月中下旬开馆,届时将向市民免费开放,让更多人了解古锁背后深藏的故事和内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