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省电梯智慧化维保现场推进会在新余成功举办,“新余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此前,新余“一企三员”“三个一”“五个一”工作经验两次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工作简报》刊发,供全国参考借鉴。在市场监管总局组织的“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两个规定’·局长谈”活动中脱颖而出,经验做法在《中国市场监管报》上刊登,为全国首篇。查办的一起未经许可从事气瓶充装案入选总局十起城镇燃气整治案例。一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创新举措强监管、防风险、保平安,打造“三个跑在前”特种设备监管新模式,铸牢特种设备安全防线,全市特种设备安全形势平稳向好,全年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深耕三方“责任田”,让责任“跑”在风险前面。强化安全责任意识,以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行业主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贯通落实,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一是“一企三员”促企业自律。制定企业“一企三员”“三个一”工作制度,督促1404家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落实主要负责人、安全总监、安全员职责,构建企业负责人负总责、安全总监、安全员分级负责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倒逼企业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二是“1 12”促部门履职。健全市场监管部门统筹协调、12个成员单位按职责落实的“1 12”特种设备安全专委会,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五个一”工作制度,细化职责清单、制度清单,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全年专题研究特种设备安全工作12次,开展联合督导检查30余次,实地研究解决难点堵点问题6个。三是“一书一函”促属地尽责。将特种设备安全纳入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运用综合考核、督导检查、挂牌督办等方式,督促各县(区)政府落实属地责任。运用“一书一函”(督促限期整改通知书、隐患督办函)常态化督办制度,压实属地责任。全年共发出《隐患督办函》4份,消除重大安全隐患4处。
运用四张“监管网”,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开发多个智慧监管平台,装上“千里眼”,推行“云监管”,将“人盯人”变“机器盯人”,遏制各类事故发生。一是建设气瓶信息追溯平台,气瓶贴上“身份证”。建设“大数据 监管”充装、销售、检验、报废全过程的气瓶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将32.6万只气瓶纳入平台监管。积极推动“信息化 监控”阳光充装,为全市17家气瓶充装单位装上“电子眼”,实时监控充装情况。累计销毁报废气瓶5万余只,始终保持超期未检瓶、报废瓶动态清零。二是打造电梯智慧维保平台,维保装上“智慧眼”。依托江西省特种设备智慧监管大数据平台,全省率先试点电梯智慧化维保,从源头上杜绝电梯维保人员“以修代保、虚假保养”情况,电梯维保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三是优化电梯应急处置平台,电梯配上“安全锁”。健全“一键救援、两方响应、三级保障”应急救援体系,全年共处置困人事件1461起,解救被困人员1983人,救援抵达平均用时12分钟,建成电梯困人“12分钟应急救援圈”。四是开发数智叉车管理平台,叉车装上“电子眼”。全省率先运用数智叉车管理平台,叉车安全水平和管理效率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已将300多辆叉车纳入平台管理。
推行“三好”工作法,让安全“跑”在风险前面。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推行“三好”工作法,让安全“跑”在风险前面。一是讲“好”宣传,增强企业安全意识。“线上 线下”相结合,执法人员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举办各类宣传活动42次,发放宣传资料6.5万余份,推送燃气安全提示短信120万条,在重点领域发放《特种设备安全明白卡》700余张。开设“特种设备安全大讲堂”,对企业“一企三员”进行全员轮训,全年共培训1500余人次。二是抓“好”排查,摸清风险隐患底数。以人员密集场所电梯、大型游乐设施、涉危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为重点,详细查看特种设备检验、使用登记、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一企三员”责任落实等情况。以“四不两直”、联合执法、交叉互检等多种方式开展特种隐患排查工作,全年共检查生产、使用单位308家,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治问题隐患675项。三是守“好”底线,“铁拳”打击违法行为。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和责任清单等三张动态清单,督促企业限时整改销号。以整改带动整治,高压震慑、标本兼治,严厉打击存在严重事故隐患且拒不整改的违法行为。全年共查处特种设备违法案件30起。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入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和治理,在监管模式、监管方法、监管举措上大胆探索创新,攻坚克难、锐意进取,高标准高质量抓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全力守护群众“满满的安全感”,为加快打造新型工业强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