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20多天后首次回家,村民们哭了

烈日炙烤下,齐肩洪水中,官兵们只露出个头顶全力抢收稻谷。

8月7日,历经20多天洪灾首次回家看到这一幕,村民们感动得泪流满面……

连日来,第73集团军官兵一边积极参加抗洪抢险,一边及时帮助群众灾后重建,为百姓快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创造经济收入赢得更多宝贵时间。

“农田、鱼塘都淹了,原以为下半年会断了经济收入,没想到内涝水排得那么快,让我又看到了希望!”周育文激动地说,““照这个排水速度,应该很快就能恢复生产生活,说不定10月初还能种上些油菜、蔬菜,养些鱼虾,春节前还能换成钱。”

12个村庄被洪水淹没,5.8万亩农田和1万亩水面养殖受损,内涝水深4至6米,2万多名群众紧急转移

经济创收是老百姓摆脱贫困的关键因素,三角乡不是贫困乡,但是个农业大乡,村民除外出务工赚钱,主要就靠农田种植、鱼虾养殖赢得经济创收。

然而,在这场自然灾害中,该乡12个村庄被洪水淹没,5.8万亩农田和1万亩水面养殖受损,内涝水深4至6米,2万多名群众紧急转移。

百姓被淹没的房屋

如今,洪水已退去,但内涝水仍威胁着圩堤安全,影响着群众生产生活。

排涝快一分钟,百姓创收就多一分钟。根据汛情趋势和上级命令,第73集团军调配1000多名官兵紧急驰援三角乡,一边固圩守堤,一边助力排涝。

在三角联圩,官兵们勇敢跳入水中安装抽水泵

数十台抽水机正在进行紧急排涝

某工程防化旅协助组装架设抽水泵30余台,昼夜排水;为防止抽水泵出水口冲力过大对圩堤造成威胁,官兵们捆扎竹排500余个垫在出水口卸力缓冲;为加快排水进度,针对圩堤路面窄、油车运油不便的实际,安排8台冲锋舟在水上直线运油补给水泵用油。

烈日当空,某舟桥连官兵正顶着37℃高温紧张地捆扎竹排。

为解决圩堤路面窄,油车无法逐点位供给抽水设备油料,官兵驾驶冲锋舟水上直线送油。

某合成旅120多名官兵组成“抢种”突击队前往后塘村,经过6个多小时的全力奋战,帮助后塘村4户困难群众完成近20亩晚稻栽种

“辛苦解放军了!”7月18日,对于江西省鄱阳县饶埠镇湾埠树下村的留守老人陈久花来说,这是她非常开心的一天。然而前一天,她还为收割稻子的事愁眉苦脸。

抗洪间隙,某合成旅官兵帮助江西省鄱阳县饶埠镇湾埠树下村百姓抢收水稻。

“早稻收不回来,晚稻就种不下去,影响的不是一季收成,而是全年生活。”村干部说,陈久花家经济不算宽裕,除两个儿子在外务工赚钱,一年两季水稻就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如果抢收不回来,生活可能会陷入困境。某合成旅三营闻讯后,抽组党员骨干成立“双抢”小分队帮助包括陈久花在内的4户困难村民抢收完早稻。

某合成旅防化连派出一支30人组成的“抢种突击队”帮助困难群众抢种晚稻。

早稻收不回来,急!晚稻种不下去,也急!”驻余干县后塘村扶贫第一书记张兴武介绍说,8月3日前是晚稻抢种时节,事关村民下半年的经济创收。“群众利益高于天,水稻早一天种植,就多一分创收!”某合成旅迅速派出120多名官兵,组成“抢种”突击队前往后塘村,经过6个多小时的全力奋战,帮助后塘村4户困难群众完成近20亩晚稻栽种。

某合成旅官兵在三角乡帮助百姓清淤清垃圾。

清淤除泥、消杀灭菌、畅通道路……自抗洪以来,该集团军先后组织义务巡诊和助民劳动13次,抢收抢种水稻44亩,慰问困难群众184户,力所能及帮百姓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抗洪官兵在三角乡对受灾村庄进行消杀灭菌。

协调4家科技公司5类10型17架无人平台,运用红外热成像、水下声呐等技术,完成125公里重点堤坝立体勘测,采用三维建模技术还原水上水下地形面貌,分析查找出疑似险情18处

无人机,无人测量船……连日来,对科技抢险“利器”的广泛运用,让第73集团军抗洪官兵如虎添翼,极大提升了预测预判能力,帮助百姓消灭隐患萌芽、防患于未然。

无人测量船正在采集相关数据信息

使用无人装备侦测堤坝情况,不仅大大减轻工作负担,还具有覆盖面广、数据精确、快速反应、提前预判等优势。日常人工巡堤摸排准确但效率较低,对水面上能够一清二楚,但对水下情况就一无所知了。

某工程防化旅无人机操作手余旭之正操作无人机对险情地段进行红外侦察。

“消除隐患才能有效保证群众的生产生活,把因灾致贫的风险点降到最低。”自抗洪以来,他们先后协调4家科技公司5类10型17架(艘、部)无人平台,运用红外热成像、水下声呐等技术,完成125公里重点堤坝立体勘测,采用三维建模技术还原水上水下地形面貌,分析查找出疑似险情18处,提出22条合理建议,为地方政府下步冬修水利提供数据支撑,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可靠依据。

使用艇载多波束测深系统进行岸堤检测,排查管涌风险点。

水下三维建模,采集数据信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