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藕田被候鸟“掏空”引关注 江西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正在起草

今视频客户端讯 日前,今视频客户端刊发《千亩藕田被候鸟“掏空”,巨大损失让种植户难以承受》一文后,引起广泛关注。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同时,维护好老百姓的合法权益,记者了解到,江西省正积极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立法工作。

网友热议:保护的同时要做好损失赔偿

受2022年干旱等因素影响,鄱阳湖区域食物匮乏,许多候鸟开始扩大觅食范围。九江瑞昌赛湖农场种植的莲藕成了候鸟的“食堂”,千亩藕田被候鸟吃光,种植户损失巨大。

瑞昌虽邻近鄱阳湖,但又不在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赛湖农场种植的莲藕被候鸟吃掉,面对损失种植户束手无策。

该报道发布后,迅速引起网友的关注和热议,仅在抖音平台,就有上万名网友留言发表看法。网友“端木云枫”表示:我作为农民,最有发言权,土豆、玉米、高粱、红薯都是野猪喜欢霍霍的,那真是伤心。

网友“无忧行”说:没当过农民,你真的不了解这样的无助,野猪、麻雀在我老家泛滥成灾了。“不平凡”称:现在有些地方野生动物成灾了,苦的是种植或养殖的农民兄弟。

多数网友表示,生态保护重要,农民的权益同样重要。网友“回归大自然”表示,既然要保护,就要做好赔偿农民损失。

专家建议:扩大补偿范围 制定补偿机制

对于这种“人鸟争食”的情况,在没有相关补偿办法的情况下,该如何解决?“现阶段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应该出于人道主义,就野生动物给农民造成损失给予一定的补偿。”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钟群英表示。

“这种情况肯定要想办法去解决,不解决以后还是会发生的,一定是个隐患。”钟群英建议,江西应加大步伐制定相关补偿机制,或参照省外的规定制定相关补偿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财经大学贸易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曾多次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议,希望扩大补偿范围,加大补偿资金。

李秀香说,目前,中央财政缺乏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尤其是“爱鸟护鸟”的专项资金补偿,对于经济欠发达的江西省来说,地方财政负担逐年加大,压力比较大。

“希望国家层面要设立‘爱鸟护鸟’专项补偿资金,让更多受候鸟破坏的农田可以得到补偿。”李秀香说。她还建议,对于种养业因候鸟觅食而造成的损失,应引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给予补偿。

立法部门:起草补偿条例 启动立法调研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因保护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或者其他财产损失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黑龙江、山西等省份已有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与财产损害补偿办法。比如山西明确,陆生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林木和林下作物损失的,损失部分按损害发生时当地市场平均价格的60%给予补偿。

江西省的具体办法进展如何?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黄东霞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将进行的立法调研项目就是《江西省生态保护补偿条例》,里面会涉及到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与财产损害补偿方面的内容。

“目前,《江西省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正在起草过程中,这是我们今年的重点调研项目。”黄东霞表示。(记者 良保 邹锦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