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视频客户端讯 今年2月,今视频客户端刊发《千亩藕田被候鸟“掏空”,巨大损失让种植户难以承受》一文后,立即引起了相关部门高度关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呼声很高。日前,江西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有了新的进展,省生态文明研究院已完成立法调研,正在撰写调研报告。
藕田成为候鸟“食堂”
11月20日,记者从江西省发改委了解到,省生态文明研究院已完成赴海南省就《江西省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立法调研。
“因为海南就生态保护补偿已经立法了,也做出了明确规定,所以对我们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很有参考价值。”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院研究室负责人表示。
“《江西省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已列入2023年江西省人大立法重点项目,我们正在撰写调研报告、起草条例草案。”省生态文明研究院研究室负责人说,《江西省生态保护补偿条例》草案会把关于野生动物致损等方面补偿标准、具体执行等都会写进条例中,并报省人大立法机构。
今年年初,由于2022年的持续干旱,越冬候鸟面临食物紧张的局面,为了“填饱肚子”,它们四散觅食。瑞昌市赛湖农场藕田被蜂拥而至的候鸟吃掉了近千亩莲藕,给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虽然江西制定了《鄱阳湖国家重要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办法》,但是由于瑞昌不在鄱阳湖国家重要湿地范围,所以当种植户试图向相关管理部门申请补助时,却发现补助没有依据。
这样的问题并非孤例。近年来,江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带来万物和谐共生的景象。据统计,全球98%以上的白鹤、95%以上的东方白鹳在鄱阳湖越冬。对于大量候鸟热衷“光临”江西,难免不会对农作物、林下作物等造成损坏。
面对“打不得,抓不得”的候鸟带来的损害,如何减少种植户的损失?江西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黄东霞曾介绍,今年会就《江西省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立法调研,里面会涉及到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与财产损害补偿方面的内容。
被吃光的藕田里漂浮着天鹅羽毛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黑龙江、山西、陕西、安徽、贵州、吉林、辽宁、海南等多个省份已陆续制定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与财产损害补偿办法,海南、苏州、成都等地还出台了地方性生态保护补偿条例。
比如,辽宁明确,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和经济林木损害的以受害人实际受损面积计算补偿金;按照核实损害量和所在地上年度该类农作物、经济林木的市场平均价格计算,补偿损害的50%;山西明确,陆生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林木和林下作物损失的,损失部分按损害发生时当地市场平均价格的60%给予补偿。
此次调研的海南省,其生态保护补偿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务、林业等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由发展和改革、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会同有关部门组成的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协调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按照规定给予补偿。
“省人大立法部门收到《江西省生态保护补偿条例》草案后,对草案进行审议、表决等等,在走完所有程序后,最终形成正式法律条例。”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黄东霞说。届时,面对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与财产损害,江西就有了符合本省省情的补偿标准。(记者 良保)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