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视频客户端讯 1月3日,记者从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了解到,抚州市积极探索并持续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在融资模式、风险缓释等方面上取得新突破,为绿水青山注入更多“金融活水”,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2023年,抚州市绿色信贷余额427.92亿元、同比增长66.4%。
当前,抚州市创建44个生态专营机构,包括30个生态支行、11家生态金融事业部、2个绿色支行和1个绿色保险产品创新实验室。
据了解,抚州市探索建立“四项机制”:打通生态资源处置闭环,成立市生态资产收储处置中心,以赎买收储、托管经营、合作经营等方式,解决生态资源处置难的问题;优化政策性风险补偿模式,设立政策性风险补偿金,对“生态信贷通”融资模式下市、县两级融资担保机构发生的代偿予以补偿;强化保险保障功能,出台《抚州市农业商业性补充保险扶持方案》,2023年以来已为7600余户农户支付理赔款7642万元;探索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对金融机构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对试点工作的支持力度。
此外,创新“四种模式”:创新推出“生态信贷通”融资模式,通过建立风险缓释分担机制,打造“政府+银行+保险+担保”的多方风险分担体系;创新推出生态资源收益权质押贷款模式,以生态资源收益权为抵质押物,推出森林赎买贷、用能贷、排污贷、水权贷等生态资源收益权质押贷款,向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农场、涉农企业等新型农林经营主体提供“地押云贷”“赣合贷”“生态e贷”等贷款产品;创新推出“畜禽智能洁养贷”,将养殖户的《立项备案书》《环评合格报告》《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三证合一形成“养殖经营权”作为抵质押物;创新推出“古村落金融贷”,以县区政府颁发的古村古建经营权证书为抵质押物,推出“古村落金融贷”,助力古村古建活化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抚州市还充分利用所持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古村古建经营权、采砂权等生态产品权益进行融资、扩大生产。截至目前,抚州市金融机构累计为4万余家农户、300余家种养业专业合作社、170家龙头企业提供了近100亿元贷款支持。
同时,大力支持开发“生态+文化+旅游”“生态+红色+旅游”“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生态+研学+旅游”等项目,助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壮大。如金溪县通过古屋的修缮改建和“古村落游”新业态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3260个就业岗位。(罗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