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于子名)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推动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7月16日,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推普助兴,语你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队来到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刘家镇大庙村,开展普通话水平调研相关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队队员采访刘家镇大庙村儿童)
7月16日下午,实践队队员乘车来到刘家镇大庙村。经过队员们的介绍,大庙村村民逐渐对当今的普通话政策有了简单的了解,并针对普通话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图为实践队队员采访刘家镇大庙村居民)
徐瑶是刘家镇大庙村的一名汉族村民。她表示自己曾经有过外出务工的经历,在外会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所以普通话水平还不错。在家里时,她会使用四川方言,因为对于她的家人而言,四川方言更易于理解。同时她也说,学好普通话不仅可以更好地与人进行沟通交流,还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学好普通话的意义十分重大。
(图为实践队队员采访刘家镇大庙村居民)
刘家镇大庙村的综合专干赵晓英说,自己有过担任培训讲师的经历,所以比较擅长使用普通话。但是在村子里和村民交流时,还是会选择使用四川方言。因为当地的村民大多没有普通话基础。普及普通话的工作还有待加强。
此次调研中,队员们共采访到刘家镇大庙村的19位居民,包括11名儿童,8位成年人。成年人中,1人为村干部,1人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其余6位为农民。采访对象中,有15位能够听懂并使用普通话,占比79%。11名儿童中有10名表示自己从上学起就学习普通话,在学校里也一直使用普通话,占比91%。村干部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均会使用普通话,但在村子里还是使用四川方言居多。
此外,在采访对象中有18人认为学好普通话意义重大,能够促进交流与沟通的开展,占比95%。但是他们也表示,当地推广宣传普通话的活动较少,这也意味着应该加大力度在乡村地区推广宣传普通话。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