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修水:移民资金精准滴灌 绘就乡村振兴幸福图

近年来,九江市修水县持续加大水库移民领域资金投入,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将移民资金精准投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关键领域,推动乡村面貌焕新、群众生活提质,绘就出一幅百姓安居乐业、乡村蓬勃发展的幸福画卷。

在四都镇高沙村,修河曾是横亘在400名村民面前的“天堑”。抱子石水库建成后,原有道路被淹没,村民常年依靠摆渡出行,遇风雨天气便需绕行21公里。2023年,140万元移民资金砸开坚硬页岩,1.5公里的水泥路横跨两岸,让村民袁贤礼告别“摆渡时代”:“我们老百姓从内心感到高兴,敲锣打鼓,比过年都还要热闹。”

黄沙镇黄沙桥村建于80年代的李头桥曾因危桥隐患让1350名村民提心吊胆,90万元移民后扶资金联合多方资源,让新桥成为村民的“安心桥”。通车当日,村民自发组织锣鼓庆典。黄沙镇政府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王升感慨:“我们当时也非常开心,做了一件实事,能让老百姓这样开心,我们这个工作做得非常有效果。”

征村乡茶子岗村的港南大桥则以300万元后扶资金撬动乡贤捐资热潮。大桥建成后不仅缩短3公里出行路,更让小轿车开进农家。水库移民慎保珠感叹:“将近30年了,住在河那边全靠步行。现在我们也买了车子,走这里很近,省了三四公里的路程。”

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解决了“出行难”,更打通了农产品运输、农机作业的“最后一公里”。港南大桥建成后,跨河农机直接驶至农田,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乡村产业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村民们纷纷用“桥通了、路宽了、钱包鼓了”诉说着生活的变化。“现在我们种一点蔬菜到县城去卖,只要十多分钟就可以到。这条路不但让我们出行方便,还给我们带来了致富的希望。”四都镇高沙村村民朱先富对修路后的生活十分满意。

据了解,修水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修河上游,国土面积为4502平方公里,是江西省面积最大的县。共计36个乡镇,90多万人口,其中修水县水库大中型水库有9座,移民人口有33372人,安置在全县34个乡镇、233个行政村、1170个村民小组。为让每一分移民资金都“花在刀刃上”,修水县构建“三级审核+片区监管+第三方审计”全流程机制。

“我们最大的弱点就是基础设施非常薄弱。上级部门一直对我们修水水库移民非常关心和关注。2023年给我们安排了解1500万,完成了6个乡镇8个项目。立项是从村到乡镇到县里逐级把关审核。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局里是分成9个片区,每个班子成员带一个队伍,管4个乡镇,每个乡镇的项目逐项地进行全过程监管。超过一定金额的资金,由第三方进行审核,以最后审计的结果,作为资金支付的依据。”修水县水利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傅淼胤说道。

项目落地,修水县2.5万群众受益,其中直接受益移民5105人。傅淼胤表示:“资金项目落到实处,落到老百姓的心坎里去了,可以说带动了当地生活条件的改善,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

从“摆渡求生”到“车轮生金”,从“危桥限行”到“通途兴业”,修水县用移民资金的“精准滴灌”,滋润着乡村振兴的沃土。随着更多民生项目落地,这幅以民心为底色、以发展为笔触的幸福图景,正向着更广阔的田野延伸。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