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决战脱贫攻坚 江西省十三五脱贫攻坚成就巡礼”系列发布会九江专场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截至目前,九江市所辖的国家级贫困县修水县、省级贫困县都昌县两个贫困县成功摘帽,全市347个贫困村(包括深度贫困村24个)全部脱贫出列,26.1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这五年来,无论是在居住环境、看病上学、收益增长,九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10620元
在发布会现场,记者获悉,目前,九江市26.1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347个贫困村实现驻村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3.9万名干部参与结对帮扶贫困户,参与帮扶企业达到431家。
过去九江市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比较差,特别是修水、武宁等山区县缺衣少食、愁吃愁穿等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即使到了2014年,九江市贫困群众的人均纯收入也只有2057元,而当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8896元。
近年来,九江市积极探索“百社联百村带千户”产业扶贫新路子,打造“一乡一园”新格局,全市重点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4084个,扶持农业龙头企业229家,直接带动贫困户达4.4万户次;重点打造茶叶、油茶、特色水产、休闲农业等四大特色扶贫主导产业,全市贫困户直接参与种植业面积达34.25万亩,参与的贫困户达到16.4万人次;建成扶贫车间206个;开发公益性岗位1.8万余个;建成光伏扶贫电站装机规模148.7兆瓦,辐射支持1.9万户贫困户。2019年底,全市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10620元,是2014年的5倍多。
93万学生受到资助 不再因贫失学
聚焦偏远贫困地区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九江“快跑一步”,在全省实现“两个率先,四个百分百”。即:率先探索建立健康扶贫信息化系统,率先建立完善健康扶贫“四道保障线”;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商业补充保险、“先诊疗后付费”以及县乡医疗机构“一站式”结算百分之百全覆盖。
五年来,九江市10种重大疾病免费救治累计12.68万人次,贫困患者住院报销比例稳定在90%,常见病、慢性病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能够获得及时诊治。在全省率先提出贫困学生属地校长双负责制,发放各类国家教育资助金11.55亿元,资助各学段学生93万余人次;全市“控辍保学”凸显成效,没有一名贫困生因贫失学辍学。
五年共完成 农村危房改造3.14万户
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九江市坚持贫困村优先立项、政策优先倾斜、资金优先配套,串点连线带面打造了100多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7.1%,污水处理、垃圾治理基本全覆盖。九江市武宁县生态扶贫经验获国家发改委行文全国推广,修水县易地搬迁扶贫获得全国典型案例五项“大满贯”。九江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帮助16595人乔迁新居,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五年来,九江市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14万户;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591个,受益贫困人口8.6万人;村村通上动力电、户户通上生活电。贫困群众的“两不愁、三保障”得到全面落地落实。
偏僻小山村成“网红”村民宿经济稳定增长
以前,许多偏远山村交通闭塞、通信落后,山里的“好货”出不去,外面的资源进不来,“门口无路”“口袋无钱”“山里无业”成了山区群众最大的痛点和难点。
五年来,九江市把“要致富先修路”落到实处,全市修建农村公路6877.4公里,让水泥路直达农民家门口,全市具备通车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客车,特别是对24个深度贫困村“开小灶”,打通“断头路”“瓶颈路”,串联带动更多自然村,结束了深度贫困村“山里山外两重天”的交通困境。
外面的人流、车流、物流,开始突破城市边界,涌入到边远山村来,一大批像武宁东山村、修水黄溪村这样的偏僻小山村成为“网红”村。近年来,全市乡村度假型民宿发展迅猛,精品民宿项目已经达到30多个,民宿经济连续四年稳定增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