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的一年?今年“三伏”将持续40天,身体发出这种信号需警惕

今视频客户端讯 7月11日正式“入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高温天气将持续打卡,闷热感较强。

今年的“三伏”长达40天。初伏从7月11日至7月20日,为期10天;中伏从7月21日至8月9日,为期20天;末伏从8月10日至8月19日,为期10天。

7月11日,江西气象局发布消息,未来三天受副高控制,全省为晴热高温天气,局部地区午后到傍晚有阵雨或雷阵雨,全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6~38℃,局部地区39℃,请注意防暑降温。

江西即将进入早稻收割高峰期,省农业气象中心提醒,本周晴热高温天气对早稻收获晾晒有利,但需防范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建议成熟度达85%以上的早稻抓紧时间收晒,晾晒时注意防阵雨。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表示,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预计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将进一步升高,可能在5年内出现创纪录高温。

“厄尔尼诺是发生在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气候现象是随时可能变动的,至于是否真的能破纪录,还要取决于厄尔尼诺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江西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支树林表示。

气候变暖叠加厄尔尼诺年,不少人怀疑2023年会是“史上最热一年”。国家气候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预计今年盛夏(7-8月),我国华北、华中中部和南部、西南地区东北部等地还将出现阶段性高温过程。

今年会是史上最热一年吗?对此,支树林表示概率非常大,但不能肯定地下结论。“而且最热是相对的,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最热。”支树林说。

高温湿热天气将在“三伏天”持续发力。南昌市气象台于7月11日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提醒做好防暑降温措施,注意节水节电。建议高温时段减少户外活动,谨防中暑和热射病。

中暑的前兆是出现头晕、恶心等,如出现类似症状需及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快速降温。而热射病就是重症型中暑,当人体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中时,外界的产热大于身体的散热,导致体温急剧升高。

当体温超过40℃时,就会出现谵妄、惊厥、昏迷并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这种情况极易引起死亡,病死率介于20%-70%,若救治不及时死亡率高达80%(老年患者)。所以,出现类似情况需拨打120紧急就医。

天气炎热,提醒大家尽量避免在午后气温较高时段出行,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尽量缩短连续工作时间,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适当补充淡盐水,警惕中暑或热射病的发生。(记者 盛彩玲)

(作者:记者 盛彩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