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时评丨合力斩断“黄牛”的利益黑链条

薛之谦一场演唱会带动5万人涌入衢州、五月天北京演唱会门票秒售罄……一场场演唱会的如期而至,正式开启了线下演艺市场的火热复苏。但狂热的“粉丝经济”背后随之而来的是沉溺已久的“黄牛”横行。天下苦“黄牛”久矣,为打击“黄牛”溢价炒作,一些演唱会实行“实名制购票、实名制入场、不得转赠转售”,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黄牛”。严肃打击“黄牛”,保护消费者权利,维护好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已经到拔刀亮剑的必要时刻,亟需多方合力斩断“黄牛”溢价票背后的灰色产业链条。

消费是为了满足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部分消费者掉入了为明星偶像疯狂盲目买单的消费“陷阱”中,心甘情愿购买价格抬高数倍的门票、周边等,而“黄牛”则抓住了消费者“错位”的消费观,给了其可乘之机。尽管通过“黄牛”购票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黄牛”囤票售卖是一个扰乱市场的行为,属于违法乱纪的恶行。一方面消费者可能存在买到假票的风险,另一方面可能会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消费者应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可一味为了追星而去高额消费,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追星、理性消费,从源头杜绝“黄牛”,铲除“黄牛”经济肆意发展的土壤。

主办方作为演艺市场的服务提供者和供应方,应当自觉地维护好市场的秩序,保护好消费者的热情。但当前,市场上不乏存在部分主办方和“黄牛”“狼狈为奸”的现象,共同收割粉丝“韭菜”的行为,如“黄牛”通过与主办方达成“商业合作”,出售“内部票”,这正助长了“黄牛”扰乱市场、溢价售票的违法乱纪的风气。作为演出主办方,应当坚持诚信经营的底线,坚决和“黄牛”站在对立面,共同维护好市场环境。一方面,通过建立更加完善合理的票务管理体系和公开透明的售票渠道,促进消费公平公正,促进演出市场良性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创新实名制购票方式,既要让“黄牛”无法转卖,也要让消费者能够“自由选择”。

严打“黄牛”乱象既是工作所需,也是责任使然。“黄牛”倒票损害的是观众的权益,扰乱的是市场秩序,侵害的是社会公正,违反的是法律法规,得到的却是自身私利的满足。今年4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规范演出市场秩序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要联合属地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依法打击‘黄牛’炒票、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政策的出台吹响了“斗牛”反击的号角,但如何才能威慑“黄牛”,就需要监管部门“常亮剑、敢亮剑、勇亮剑”,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从抢票端、售票端、退票端等多头发力,严肃打击违法行为,发挥好群众、媒体的监督作用,畅通监督渠道,做到“有呼必答、有违必纠”,不给“黄牛”生存留空间。(王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