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江右时评:打破“铁饭碗” 提振精气神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是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举措,打破了“铁饭碗”的思维惯性,畅通了干部向下的渠道,有效保持了队伍活力,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推行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是走好新赶考路的题中之义。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年。党的事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为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是必要保证。近年来陆续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公务员职务、职级与级别管理办法》等,持续规范干部队伍建设,激发队伍活力。对党员干部违规违纪问题的预防处理体制机制也日益健全,但长期以来,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干部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把标准降低到不违纪违法就行的水平上。《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健全了干部管理链条中关键一环。

推行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是加强队伍建设的必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深刻指出“用人导向最重要、最根本、也最管用”,“对干部最大的激励是正确用人导向”。用人导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向上,让有为者有位;一是向下,让无为者让位。一方面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推行容错纠错机制,把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出来,为敢于担当,经受繁重任务、复杂局面考验的干部,提供干事创业的空间和舞台。另一方面,让“躺平”甚至“摆烂”干部,无处可躺。一直以来,“铁饭碗”思想影响深远,更是躺平干部的底气来源,对于不珍惜岗位、不愿作为的干部,不听之任之,该让位的及时让位,该问责的坚决问责,是对党员干部最大的警示,提升了干部队伍整体的战斗力。

推行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需落地、落实、落细。好的政策还需要好的落实方能落地生根。党员干部要切实解放思想,担当作为,彻底摒弃老好人思想,全面、客观地评价干部;各地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完善落实的配套细则,让能下的情形、流程最大程度地规范化,避免为权力滥用提供空间,同时让该“下”的干部心服口服。推行干部能上能下是正常的工作原则,目标是激发队伍活力、提升队伍整体效能,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的原则,引导社会各方面正确看待干部进退留转,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舆论氛围,推动制度落实常态长效。(王俊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