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个家族”到“两个亚型” 新冠病毒变了吗?

从被比喻为“五个家族”,到被分析出“两个亚型”,连日来围绕新冠病毒的诸多研究背后是一个核心问题:新型冠状病毒变了吗?

国内外研究均指向病毒突变

3日刊发于《国家科学评论》的《关于SARS-CoV-2的起源和持续进化》一文指出,通过对103个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分子进化分析可知,新冠病毒已演化出L和S两个亚型。

论文通讯作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学中心研究员陆剑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崔杰发现,新冠病毒已于近期产生149个突变点,L和S两个亚型的区别在于病毒RNA(核糖核酸)基因组的第28144位点。文章还得出S型相对更古老、攻击性较小的结论。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5家机构的研究人员,2日共同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在线发表了一项针对新冠病毒演化过程中的突变、重组和插入的研究。他们收集并分析了120个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提出根据核苷酸位置8517和27641,病毒株可分为两个主要类别。

巴西科学家与英国科学家则合作发表了《南美洲首份新冠病毒报告》一文。这项研究采集了巴西圣保罗一名61岁男性患者的病毒基因,将其命名为““Brazil/SPBR1/2020”。这株巴西病毒的基因组与中国公布的“Hu-1参考菌株”相比有3个突变点,但与从德国慕尼黑的患者身上提取的“德国/BavPat1/2020菌株”更接近。

再早之前,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机构的科研人员收集了93个新型冠状病毒样本的基因组数据,他们得到58种单倍型,又将其分为ABCDE五组,后被形容为病毒的“五大家族”。

突变如何变?筛选标准不同

上述研究均明确病毒发生突变,但基于突变的归纳分类并不一致。对此,一位长期关注相关问题的生物学家4日告诉中新社记者,病毒总会突变,分类就像是把病毒过筛,而“筛子”的形状、“筛孔”的粗细,决定了划分类型和分类数量。

这位生物学家强调,真正得出确切的分类,还需将基因组序列变化与发病时间、发病地区、传播路线、临床表现等病毒在真实世界的表现对应起来。

以科研团队对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的追踪为例。2004年1月30日,全国防治非典科技攻关组和广东省防治非典科技攻关领导小组宣布,中国科学家经过8个月的联合攻关,在流行病学和分子进化概念上定义了2002/2003年间SARS流行的早、中、晚三期,也定义了每一阶段的基因组分子标记,由此解析出SARS冠状病毒分子进化规律。

需指出的是,相较于全球已有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人数来说,目前仅有130余条基因组序列被分析和上传。有学者呼吁对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对武汉地区的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大规模病毒基因序列分析,同时结合患者的发病情况开展分析,才能得出更可靠的结论。

怎样看突变?无需过度恐慌

得知新冠病毒发生突变,人们不免担忧病毒是否已出现变异甚至是进化?这里需先厘清概念,生物学大致将变异分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两方面。

《自然—微生物学》2月19日刊发的一篇来自耶鲁大学、悉尼大学等高校科研人员的评论文章回答说:突变是病毒生命周期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尤其对于RNA病毒来说,突变“见怪不怪”。突变可使病毒毒性增强,也可使其减弱。而病毒的毒性和传播方式等是由多个基因控制,换句话说,需要多个突变才能进化。任何关于突变后果的说法都需要实验和流行病学证据,“不该对病毒突变感到恐慌”。

梳理近期研究也可发现一些“好消息”。来自中科院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研究称“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没有发生重组事件”;南方医科大学学者发现117个突变点相对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基因组,表明“尚未出现特别‘激进’的变异之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也表示,新冠病毒尚未发现明显变异。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国际病毒学杂志》副主编林炳亮4日对中新社记者说,发生突变可能改变病毒的致病性和传播性,“理论上多数疾病经过传播,致病性会减弱,但有些也会增强,比如更容易吸附细胞”,这将对防控和临床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