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义无反顾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争分夺秒抢救患者与病魔进行殊死较量、他们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构筑起生命防线,他们是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祝新根,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唐浪娟与邓丽花,让我们共同走进他们果敢逆行的抗疫故事。
祝新根:抗疫沙场的“急先锋”
“作为与湖北山水相连的江西‘俵亲’,一方有难,八方支持,我们义不容辞!”请战书上的铮铮誓言足见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祝新根的满腔情怀与热血。1月27日,受命江西省第一批支援湖北的抗疫医疗队队长的祝新根,身披白大褂犹如战袍在身,毅然带队出征,剑指武汉!
“我们到达的时候,武汉市第五医院的所有人员,在身心上都处于一种临界点上,他们太累了,终于可以缓口气了。”面对核心暴发点的严峻疫情,越来越多的重症、危重症病人,他还在医疗队工作之余不遗余力地指导武汉市第五医院对重症和危重症病人进行救治,取得了良好成效,真正体现了江西医疗队的高水平和高素质。
征战新沙场,鞍马犹未歇。祝新根明白,在目前尚无特效药的情况下,他必须全面掌握病区状况,掌握一手材料,保持时刻警惕。他说:“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救治最多的人,但也要做好准备,打好一场责任重大、持续的攻坚战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从进驻病区的第一天开始,他便带头进入核心病区和队员奋斗在第一线。
拂晓出门,亲下临床一线;凌晨会诊,开应急会、病情研讨会……这是他战斗的“作息表”。层层的防护服令人窒息,汗水在衣间流淌,脸颊压痕红肿,双手也因频繁消毒粗糙开裂,长时间不能喝水上卫生间,工作的艰苦没有让他的热情冷却半分。期间,为了让已经奋战了十几个小时的队员们多休息片刻,身为医疗队最年长的“老大哥”,亲自去搬运救治物资,结果不慎伤到了腰,严重时晚上疼得都无法入睡,但他仍然带伤坚持工作。虽是满身疲惫,但他坚决不下火线,要与战友们坚守在患者的身边。
“等荷花满池,摘下口罩之时,我一定当面致谢!再次感谢!你们都是天使!辛苦了!我爸爸在普通病房也会继续加油!医护、患者、家属,我们一起战胜这个病毒!”2月27日,来到武汉抗疫第32天的一个上午,正忙着工作的祝新根手机里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这是一位由ICU转入普通病房的患者的家属发过来的。看到消息的那一刻,祝新根疲倦的面容上露出了欣慰的笑意。
始终奋战在前线的祝新根坚信,在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里,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战疫情,“山河无恙,人间皆安”的美好明天必将到来!。”
唐浪娟:创新护理模式的“领路人”
2月4日早8时接上级通知,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需选派一名院领导作为第二批援助武汉医疗护理队领队,带领来自全江西省62家医院的100名护士,驰援武汉。四附院副院长、主任护师唐浪娟主动请缨,带队出征,她说,“在这个关键时刻,我是一名老党员,也是党培养多年的领导干部,从事护理工作35年,积累了一些临床护理、护理管理经验,我去最合适。”
到武汉的第三天,这支医疗护理队就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唐浪娟任支部书记。党支部是临时的,可作用不临时,“我是党员我先上”,是队里最常听到的一句话。作为书记和领队,唐浪娟率先进舱督导护理工作。在她的带领下,不论是第一批进舱工作,还是为患者采集血标本、咽拭子标本等高风险护理操作,都是党员先上,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在党组织的感召下,62名队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方舱医院是集中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的临时性救治场所,很多硬件、设备条件都远不及正规医院,患者数量多而且集中,给护理管理工作带来很大挑战。唐浪娟将四附院的6S管理模式等运用在抗疫一线使舱内护理工作井然有序;她创新推行“江西护理排班模式”“12=1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满足患者需要的同时,让护士得到充分的休息。她探索出的“江西护理模式”,在方舱医院各省队广泛推广。
唐浪娟在医疗护理队里推行“三颗心”管理要点,即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时做好队员的心理疏导,实现同行之间的团结一心。在患者的心理护理方面,护士们视病人如亲人般的照顾,细心的护理,耐心的倾听,暖心的安慰,赢得患者的信任和赞扬。
唐浪娟将多年医院管理经验与方舱实际相结合,将疫情防控遭遇战变为主动战,不断总结经验,变换“战术”,为护理工作提供立体式制度保障,使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为这场战斗的胜利按下了加速键!
邓丽花:侠骨柔肠的“铁娘子”
逆行是选择 专业是态度
雷厉风行、精明干练,是第四附属医院邓丽花给人的第一眼印象。临床工作30年、抗击过“非典”、有多年感染科工作经验,这位个子不大的“铁娘子”护士长眼神中透露的坚毅,让人觉得她不曾惧怕什么。2月6日下午,接到支援湖北随州的电话,第四附属医院主任护师邓丽花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省里下通知的时候,我第一批就报名了,可惜没选上,现在终于选上了,我一定不负使命。”
进入曾都感染八区工作的第一天,经验丰富邓丽花就开始参与感染防控工作。她因地制宜,根据来自江西的医疗护理人员对穿脱防护服流程掌握的程度不同,设计采取工厂流水线的方法依次摆放防护物品,只要流水线上一走,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口罩、帽子、鞋套就依次“全副武装”上,打造了一套流水线式的“生命保护线”。
邓丽花在工作中总结了一套“点、面、线”护理工作经验。一个病人的治愈,需要“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与护理方案;需要“面”——各个部门的协同、每个医护人员的付出、患者的配合;更需要护士长做到心中有数,连“点”成“面”,全方位协调。当患者出院后,还要在隔离点隔离观察14天,他们的心理压力还是没有完全解除,邓丽花组建了医患微信群,为所有出院患者提供延伸服务,使患者“离院不离医”。通过“线上线下”联络,既可以了解出院患者的情况,又可以随时回答他们的疑问,科普新冠肺炎知识,给出院患者隔空服食“定心丸”。
“疫情来的突然,很多人毫无准备就住进了医院,与家人隔离,让很多刚入院的患者心情低落,我们更要做好心理护理。”小韩、小余、马叔叔、刘阿姨……每收治一个病人,邓丽花都记住名字,发药时都亲切地喊他们的名字,不忙的时候,邓丽花总是在病房与患者拉家常;有的患者住院没准备,她拿出自己准备的新牙刷、毛巾给患者用;有些老人家不爱吃干饭,她会早上多打几份稀饭,中午热给老人吃……“专业又温暖”是许多患者对这位“未曾谋面”的护士长的印象。
除了每天保质保量完成治疗、及时给予病人生活及心理护理、防跌倒、配合医生抢救病人等等日常工作外,邓丽花还每天写“援随日记”,记录自己每天的感悟。“今天一位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要上呼吸机,她紧张,我们其实也紧张,我握着她的手,告诉她,不要怕,你好了,我们才回江西……”
病毒的肆虐,随着冬天的背影渐渐远去……随州人民的不舍,江西人民的期盼,邓丽花所在的江西援随医疗队离归期也不远了,她在日记里写道:寒冬已过,春暖花开,心存信念,定能凯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