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花千树,万物勃发绿盅然。近日,记者在茅坪镇五斗黄桃产业基地看到,十几名农户在基地除草、剪枝,一派忙碌的景象。
眼前这位正在给桃树剪枝的叫朱秋芳,他是茅坪镇茅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因身患尿毒症,家庭生活比较困难,2016年借着村里发展黄桃产业,他把自家的土地流转给了基地,如今他家除了土地租金的收入外,村里还安排在基地务工,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朱秋芳:“我们家有8亩地,每亩有一百五十元收入,还可以在基地做工,等桃子长出来了,还有红分,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如何让扶贫从“输血”转向“造血”? 为了让贫困户脱贫不返贫,茅坪镇茅坪村结合推进撂荒土地整治工作,2016年引进井冈山市绿之缘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打造黄桃产业基地,探索出“公司+村+基地+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吸纳了茅坪村13个村民小组所有37户建档立卡户。一方面公司通过“资金+技术+管理”入股,另一方面村集体,以土地资源入股,帮助村集体、贫困户增强“造血”功能。
茅坪镇茅坪村主任谢明泉:“这个产业基地,共有3000亩,覆盖了我们村8个村民小组。通过扶贫产业项目,从而有力保障贫困户脱贫不返贫、致富有后劲。”
据茅坪村主任谢明泉介绍,今年基地黄桃将进入盛产期,预计产量可达50万斤,按目前市场价10元/斤计算,产值可达500万元,基地年纯利润可达350万元,村集体预计可分红35万余元。届时村里将收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反哺帮扶建档立卡户等,从而真正实现良性循环,扶贫造血。(井冈山市融媒体中心供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