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工作人员的邀请,胡卫华站回熟悉的渔船上,拍了一张照片。把笑容挂在脸上,胡卫华清楚,这可能是自己和渔船的最后一次合影,“要拍得漂亮些”。就在几分钟前,这条船以3万余元的评估价被征收。
胡卫华是余干县瑞洪镇傅家塘村渔民,17岁开始,便划着船在门前的湖汊捕鱼。33年来,从木船到钢船,他见惯了湖里的风浪,也习惯了船上的劳作。这次,他响应鄱阳湖禁渔的号召,背湖而行,弃船上岸。
为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根据相关部署,我省水生生物保护区实行长期禁捕,其中,长江干流江西段和鄱阳湖禁捕期暂定为10年。这意味着,对至今仍以湖为生、以船为家的渔民,“烟波浩渺中,出没风波里”的捕捞生活将成为记忆。他们不得不离开渔船,开始寻求新的生产生活。
这道禁捕令,既是修复水域生态环境的有力部署,也是打破传统渔民对自然渔业资源过度依赖、推进渔业转型升级的有利契机。
船网回收,不再延续的捕捞生涯
“船网工具的回收,实行折旧计价估值。钢质渔船折旧按经济寿命20年计算,木质渔船折旧按经济寿命15年计算……”今年3月,南昌市新建区提出,对持有捕捞证或无捕捞证、但实际长期以渔为生的渔民实行船网回收。
根据禁捕退捕工作安排,现阶段,鄱阳湖及长江江西段禁渔水域的南昌、九江、上饶等地,正在紧锣密鼓开展船网工具回收工作。
如果不是涉及经济补偿,捕捞证这个象征渔民身份的词,已经很少有人会提起。在鄱阳湖湖区,持证的人少,捕鱼的人多;持证的不一定捕鱼,捕鱼的不一定有证,已经成为公认事实。
注销捕捞证,是开展禁捕退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余干县,注销捕捞证的补偿标准,是每本1000元。“截至4月16日,全县已经注销1500多本捕捞证。根据我们的走访调查,目前还未上交捕捞证的人中,一类是对开湖捕鱼还有政策上的期待,一类是决定将捕捞证留在家中作为纪念。”余干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金阳介绍。
鄱阳湖渔民对禁渔政策并不陌生:2002年起,每年3月20日至6月20日,湖区禁止所有捕捞作业。在往年的禁渔期,渔民们正好调整身体、保养渔船、修补渔网,安静地等待开湖日期的到来。
为了更彻底地恢复鄱阳湖渔业资源,政策力度更大了:以往的春季禁渔,每年期限就是3个月;全面禁捕,期限暂定是10年,入湖捕捞不被允许。
看到写有“禁捕退捕工作”几个字的工作牌摆进村部服务大厅,鄱阳县双港镇长山村的渔民们这个禁渔期过得并不平静。“都知道不能捕鱼了,大家自觉把渔船集中停靠起来,生怕被风吹走,就等着收船的人进村。他们有些担心,禁渔后的日子怎么过。”4月15日,村支书杨志刚告诉记者。
4月23日,鄱阳县出台禁捕退捕工作实施方案,计划在6月30日之前,完成渔船渔网核收工作。同一天召开的全省重点水域禁捕和渔民安置保障工作部署推进视频会公布,截至4月20日,禁捕水域所有渔船已全部封存,全省船网回收处置率达56.2%。
主动上岸,陆续打开的就业门路
鄱阳湖渔民“洗脚上岸”,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
一方面,这是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渔民应对鱼越捕越少、日子越捕越难这个现实问题的选择。
“放在20年前,我一天最少要打50斤鱼。现在出门连10斤鱼都打不到。”今年63岁的都昌县土塘镇刘云村村民李映镇告诉记者,前年,一个离家不远的大型“稻虾共作”养殖基地邀请他去务工,他没有多想就答应了。去年初,在以3000元的价格处理掉自家的渔船后,他开始了“上班”生涯。
下午投放饲料,凌晨捕捞小龙虾,李映镇的这两项日常工作,都有赖于他多年练就的划船功夫。“在这里我还负责教别人划船,每月可以多领500元的带班费。”李映镇说,上岸转产后,他的年收入有3万余元。在他的带动下,村里还有3名和他年龄相仿的渔民也来到这个养殖基地上班。
依靠鄱阳湖内湖的优质水资源,小龙虾产业对推动都昌县渔民的“洗脚上岸”发挥着重要作用。
都昌县政协秘书长余澄清介绍,都昌县24个乡镇中,21个沿鄱阳湖,湖岸线长达185公里,从事捕鱼的有上万人。2016年底,县政协经过调研后提出,将小龙虾生态养殖作为脱贫支柱产业来抓,引导渔民从捕鱼到养虾,实现“离湖不离水”。这个建议得到采纳,发展小龙虾产业被都昌县列为脱贫攻坚十大重点工程之一。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都昌县“稻虾共作”养殖面积快速增加,给视水如田的渔民提供了转产空间,参与养殖、务工的渔民也逐年增加。
渔民主动上岸,既得益于决策层面提前布局的支持,也有渔民摆脱危机、追求发展的内因。余干县利用丰富的渔业渔俗资源,打造生态渔村和渔业景点,越来越多的渔民吃上“旅游饭”。还有不少渔民把着力点放在渔业产业链条上,或投入黄鳝、乌鱼、鳜鱼等养殖,或从事水产品冷链运输、龙虾加工、鱼类加工等,在老本行的基础上过上新日子。
“脑子活的,年纪轻的,都在陆续转产。捕鱼的少了,船也就坏了。”余干县瑞洪镇党委委员涂春华还记得,2018年6月县里举办开湖节,需要调集各乡镇渔船参加表演。全镇唯一的专业渔村洪湖社区,勉强凑出80条像样的渔船。
挥手道别,不容忽视的转产压力
45岁好似一道分界线。在鄱阳湖湖区,要找出45岁以下的渔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村里有230多人在外面务工,以‘80后’‘90后’居多,他们大部分在外做裁缝。”鄱阳县双港镇长山村支部书记杨志刚介绍。
选择告别湖区的年轻人,是因为不想再重复父辈捕鱼的艰辛。捕鱼看上去收成不错,出一趟门,运气好能有上万元收入,但漂在船上的恶劣环境、夜里劳作的苦累,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让很多渔民也不愿意继承父业。
选择继续捕捞的渔民,是因为生活的压力始终存在。文化水平不高,年龄普遍偏大,没有别的技能,很多渔民心里清楚,出了湖区,要找一份工作并不容易。他们不愿离开,也不敢离开。
依水而居,靠湖吃湖,依然是渔民特别是专业渔民的固有思路。
余干县瑞洪镇洪湖社区的渔民说,他们知道回收的一部分渔船还会被保留,那是为今后几年捕捞影响湖中生态环境的小龙虾预留的。“希望以后需要劳动力时还能想到我们,我们就只有划船这个技能了。”期盼声中,是对船的依恋、对湖的不舍。
波光潋滟,湖风和煦,站在长山岛上,鄱阳湖大草原美景尽收眼底。随着交通设施的完善,长山村有了整村发展旅游的想法。去年,村里委托杭州一家设计公司规划了打造生态旅游岛、实施文旅产业扶贫的方案。
“我们起初设想过体验式捕捞、让游客在船上用餐等项目,按照禁捕的要求,这些想法估计行不通。现在我们考虑更多的是渔具生产、鱼产品加工,以及旅游观光、民宿酒店等。希望在家门口发展旅游业,能够解决好渔民就业问题。”杨志刚提及,渔民常年在外捕鱼,性格大多自由散漫,加上出岛成本高,县城内月薪两三千元的就业岗位对他们而言,缺乏吸引力。
上岸的足迹,或多或少带着渔船的记忆。目前,各地正按照“禁得住、退得出、能小康”的目标,落实好渔民生活保障措施,并对有就业创业意愿的进行摸底调查,开展分层次分年龄的技能培训,在小额贷款方面提供优惠政策,为渔民转产就业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