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地方谈】绝不能让体育器材“晒太阳”

这两天,广大体育爱好者的微信朋友圈刷着一件事:

5月22日,2020年全国两会拉开帷幕。今年的两会上,体育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之一。诸多体育界和非体育界代表、委员们纷纷细化了他们的提案,为我国的体育事业、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和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副主席杨扬带来的提案是关于加强社区儿童青少年体育设施规划和建设。

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为了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推动城乡居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在全国许多乡村建设了大量的"全民室外健身器材",从城市到农村,从晨曦初露到日落黄昏,我们总能看见不少少年儿童利用这些体育器材做运动。但,也看见了体育器材“丢荒”的现象。个别地方,安装的体育器材因为选址不科学,“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距离住家远,导致体育器材使用率极其低下,无人管理,损毁严重,造成了资源浪费。

长期以来,少年儿童身体健康问题都是一个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杨扬经过“疫情期间自己的经历相关,在这段特殊时期,她与自己的孩子有了更多相处时间”的深入调研,带来《关于加强社区儿童青少年体育设施规划和建设》的提案,直面问题、直戳痛点,回应了广大体育爱好者的呼声诉求,引发热议,好评。

老百姓不仅关注两会精神,关注政策文件的系统性、基础性、前瞻性,更为那一个个具体的措施赞叫好。如: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的运动启蒙和兴趣培养更多起始于社区,应高度认识社区对推动儿童青少年体育运动的价值,多部门应合作协调进行顶层规划、设计和推动,将社区儿童青少年体育纳入全民健身、社区发展等建设范畴,等。

点赞叫好的同时,有两个字人们最为关心——落实!儿童少年身体健康问题不是三天两天形成的,解决起来也绝非一个提案就能轻松“搞定”。美好愿景从“纸上”落到“地面”过程中,体育器材资金筹措、健身路径选址规划、利益协调等矛盾问题,会一股脑儿摊到后期落实中。这些无不考验基层党委政府决心,检验基层干部履职担当。惟有深厚的为民情怀,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意志,“两会好声音”才能结成累累硕果照进现实。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增强国民体质,就应该从儿童抓起,从青少年抓起,关心儿童少年身体健康,是国家大事,孩子健康是每一位父母最殷切的期盼。我们相信,通过代表委员的呼吁,乡村体育器材设备设施不会再是“白天晒太阳晚上晒月亮”了,利用体育器材挥汗如雨做运动的情景一定可期可见。

何欣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