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上午
就在南昌市东湖区
豫章街道聆江花园二期小区
及沿江花园小区
428户、1500余人
成为南昌生活垃圾全程分类
的首批覆盖者
小区内新设置了
分类垃圾亭、智能垃圾回收机、
大件垃圾暂存点、错时投递点
等各类配套设施,
由街办、企业聘用的督导员进行管理。
偶尔想偷懒不分类可以吗?
答案当然是
不可以!
社区工作人员和企业工作人员
收集居民信息,
包括姓名、门牌号、电话等。
以家庭为单位线上注册并绑定二维码或居民卡、
提取数据对比用户信息,
分析跟进绑定制度,进行投递溯源。
工作人员每日会对居民分类投放进设备的垃圾
进行检查核实,
如发现混投错投现象的,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居民卡信息,
到混投错投居民家中进行教育劝导。
垃圾一经投入
即会自动识别是否合类
并被密闭存放
即便站在垃圾投入口附近
也毫无脏臭痕迹
放眼望去
寻常小区内常见的敞口垃圾桶已销声匿迹
小区环境与“垃圾”二字几乎绝缘
堪称一方美丽净土
聆江社区二区8栋1单元1102室居民曹文说,在之前没有推行垃圾分类之前根本不知道怎么分,甚至都十分害怕抗拒垃圾分类,觉得十分麻烦,但是在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户宣传,了解到了垃圾分类是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在垃圾分类初期,对于自己分不清的垃圾,社区的分类督导员也是十分的耐心进行讲解。这次垃圾分类一户一卡制度的实行,让她对垃圾分类推行也越来越有信心了。她还说垃圾分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费时费劲,都是举手之劳,看到垃圾分类后小区的环境变好了,住得也舒心了,感觉到自己平时的垃圾分类并没有白干。
据了解,南昌市建立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共分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四大环节。通过微博、微信平台、APP等沟通宣传渠道,将居民、企业、政府紧密联系起来,打造了“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良好局面。居民投放垃圾不仅有督导员协助分类,还能获得积分,用以兑换垃圾袋和“环保金奖励”,大大激励了居民的分类热情,获得了居民的有力支持。投放的垃圾在经过督导员二次检查分类后,将经由分类垃圾运输车转运,按照回收利用、无害处理、焚烧发电等不同途径,实现最高效率的环保处理,打造回收利用绿色循环体系。
就在今年3月
南昌公布了
《南昌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我们南昌的垃圾分为四大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垃圾,包括废弃的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
有害垃圾,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家庭源危险废物的生活垃圾,包括废弃的灯管、电池、药品、油漆(容器)、杀虫剂(容器)、消毒剂(容器)、矿物油(容器)、水银产品、胶片及相纸、日用化学品等;
厨余垃圾,是指易腐烂的、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包括家庭废弃的食材、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中药药渣、茶渣等厨余垃圾,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废弃的菜叶、水果、鱼虾等有机垃圾;
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
未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未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应当受到处罚的个人,自愿参加生活垃圾分类等社区服务活动的,不予行政处罚。
沿途丢弃、遗撒生活垃圾的,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将已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集、混合运输的,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最高可能罚十万!
还不赶紧跟小编再来学习一下垃圾到底怎么分?
垃圾分类
真的来了!
你准备好了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