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斜杠青年”“副业刚需”“共享员工”等概念相继火了,做兼职、搞副业成为更多人关心的话题。据报道,疫情防控期间,不少劳动者想在本职工作外兼职做副业,但兼职赚“外快”,真没那么简单。
现实生活中,兼职常被理解为劳动者与外单位存在提供劳动获取报酬的关系。不可否认,做兼职、副业的社会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恰好互联网时代也为之创造了良好条件——很多新工种、新岗位涌现,就业形式与办公方式变得更灵活,让人们利用碎片时间创造价值有了更多可能。
但是,兼职虽美,也要因人而异、理性权衡。外出兼职,对于用工单位而言,降低了用工成本;对劳动者来说,多获取了劳动报酬,看似一举两得,实则存在不小的隐患。有专业人士就指出,兼职中的劳动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给劳动争议的发生埋下隐患。一旦劳动争议发生,劳动者维权困难。
对个人而言,主业还是副业,专职还是兼职,从一而终还是多元体验,并没有标准答案。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不同岗位性质、强度、要求不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主业和兼职、副业中理性权衡,别急着一哄而上,审慎选择。如果陷入盲目跟风的误区,两头难以兼顾,最终影响到主业甚至因此丢掉工作,未免得不偿失。即便决定做兼职、副业,也要擦亮眼睛,提升风险意识,避免陷入兼职“陷阱”。同时,也期待兼职、副业用工相应的制度规范不断完善。比如,在签订劳动合同、落实社会保险、明确用工条件与责任、规范用工市场等方面都需进一步明确和规范。 (张冬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