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固后方有我 巾帼不让须眉

7月10日,庐山市将防汛应急响应由Ⅱ级提升为Ⅰ级,随着蛟塘镇龙溪坝水位不断上升,龙溪坝圩内群众的生产生活面临着巨大风险,芦花塘社区群众紧急转移避险的户数最多,因大都是店铺,转移工作难度最大。社区干部李虹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主动向社区党总支书记请命,要求负责转移下郭和下周两个片上的18户群众。“孙书记,这两片我比较熟悉,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就让我负责这两片上的群众转移工作吧。”李虹坚定的说道。

她是转移群众的勤务兵

李虹每天早上6点必做的工作就是骑着自己的小电驴,察看社区与芙蓉村交界地段的水位情况。她说一旦这里的水位涨上来了,那社区地势较低的房屋也马上会被淹。确认水位后,她又马不停蹄赶到自己的两个片上,同群众说明情况,做好解释工作,帮助他们尽快转移。刚开始,大多数群众都不理解,思想上不重视。李虹就一户户说,一家家劝,仔仔细细的向群众说明当前汛情的危害和影响,制定一户一策的转移安置方案,让群众们转移没有后顾之忧。哪家缺人手,李红就上前帮忙,不是搬棉被衣物,就是搬些小家电杂物等。每天从早上一直忙碌到晚上11点多,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了几回,但是她没有喊过一句累,诉过一声苦。“看到老百姓都安全转移,我这颗心就放下了。”

她是集中安置点的宿管阿姨

为保障受灾群众安稳渡汛,蛟塘镇党委、政府将蛟塘镇中心小学定为集中安置点。作为社区唯一的女村干,主动承担起集中安置点的“大管家”,搬桌子、扫地、分配房间、安排用餐、完善安置台账、值班值守等大大小小的事情李虹都要经手,一天下来,有时要忙碌到深夜2点多。自家孩子放暑假了没人带,她就把他带在身边,上午写暑假作业,下午跟着李虹一起在安置点帮忙,还被其他女干部笑称为“小小志愿者”。安置点的每位群众说起李虹都带着笑容“这个姑娘好啊,当时我在家的时候就一直上门劝我们转移,现在到了安置点又忙前忙后的给我们安排床铺、吃饭,比我自己的女儿都贴心。”

她是心系贫困户的干部榜样

尽管防汛期间,在转移群众、安置群众、服务群众等工作中,有摩擦、有阻力、有疲劳,但李虹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也时刻牢记自己是决胜脱贫攻坚战的一份子,虽然不能每天过去看望自己帮扶的贫困户,但必然会抽出时间电话咨询贫困户生产生活需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老百姓放心和满意。“我虽比不上抗战在防汛一线的男儿,但我也不能落后,要发挥女将的作用。”(庐山市融媒体中心供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