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能写300首词牌、2000首诗、15000字小说,还在2年间出版了三本书。小小年纪已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和新闻网站区域运营中心的负责人。此外,她还辗转多地进行演讲,聚光灯下,举手投足间显示出了不同于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老成。近日,16岁女孩岑某诺因其种种超乎常人的能力在网络上引发网友热议。
中国的父母多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总是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想要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于是,这便有了小学六年级学生写出专业论文《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故事,有了14岁(两年前)女孩一天能写300首词牌、2000首诗、15000字小说的传说。乍看这样的新闻,我们多半会为新闻里的主人公发出惊叹,羡慕他们有那么好的才华,遗憾的是手指随便划拉了两下,就发现里头全是水分。
若要打假,岑某诺的履历显然经不住推敲。以一天写作300首词牌为例,别说创作,就算只是背诵300首古人已经写好的词,并能大致复述每首词与词牌背后的掌故,便已十分不易了,至少庸常如我,就做不到这一点。而一天写2000首诗就更荒诞了,哪怕小姑娘24小时不眠不休,也得在几十秒里完成一首诗作,这样的速度,这样的频率,想来,纵使是那位有“八斗才”之谓、七步成诗的曹植复生也难以做到吧。除非她的每首诗都能如北岛先生的《生活》一般,全部内容只有一个字。余外,所谓的出版社、杂志社云云,莫不如此。
其实,孩子是无辜的,一个16岁大的孩子能懂得多少呢?何况,两年前她才不过14岁。真正有问题的是孩子的家长。据说岑某诺的父亲事后还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并坚称宣传没有夸大的成分。只是这个“证词”着实有点欲盖弥彰的意味。作为局外人,只能希望岑某诺的父亲不要学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的父亲,拔苗助长,最后让孩子“泯然众人矣”。再观云南昆明那位与岑某诺一样引发争议的六年级小朋友,其“研究成果”惊呆众人的背后,也是因为家长的过度参与。
事实上,父母代劳孩子之事的现象在生活里并不少见。我有一个朋友,是个摄影师,因为照片拍得不错,经常有人问他要照片,说是学校里老师布置的作业,想让孩子在比赛中拿个好名次。朋友对此极不认同,表示想要取得好名次就该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哪怕拍得不好,也是辛苦劳动的成果。作为朋友,他可以带小孩子找场景,教他怎么选角度,怎么调参数,但是常常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对方以“拍照太浪费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拍好”“现在大家都是这么做的”等理由终结话题。朋友对此很是苦恼,他觉得滥竽充数虽能充个一回两回,但时间长了,若是被拎出来单独表演,难免会露出马脚,而且这么做对孩子本身也无益处,可笑的是,他想“授人以渔”,别人要的却只是“鱼”而已。
为人父母,想要减轻孩子身上的压力,或是想要为了孩子将来的前途铺路,这都可以理解。只是有一点需谨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比输赢更重要的是人品。失了这个前提,所有的成绩都将毫无意义。通过杜撰内容、夸大其词来达到吸引人眼球的目的,在短期内或许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时间一长,它就会变成气球,气球吹得再大,针一扎,免不了破掉的结局。家长们与其揠苗助长,不如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让他们去经历他们这个年纪该经历的事情。令人伤感的是,很多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已经跑偏了,而且越跑越偏。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多少年来,这句口号被人挂在嘴边,并奉为至理名言,可它终究只是一个伪命题而已。有些起跑线上的领先并非真正的领先,不过是助长了孩子的虚荣心而已,并无助于提升他们自身的知识和技术。而且家长的过度参与,对于其他的孩子来说,也是极不公平,应当戒之慎之。
潘玉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