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针对有些高校存在毕业生就业虚假签约等行为,教育部表示将对相关违规行为严肃处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保障毕业生就业合法权益。
学校之所以大费心思提高“就业率”,是因为就业率是关乎高校经费和办学招生的大事。2004年,教育部发布了《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表示“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教育部规定,连续2年就业率低于50%的高校,要控制其招生指标。要是连续3年都低于30%,就只能减少招生,甚至不准招生。所以就业率指标对于学校来说并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还是关系存亡及国家教育经费划拨的重要依据。
就业率是一所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直接反映,可“真实性”才是它的生命。然而,总有一些学校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为了追求就业率,提高吸引力,多招生到优质生源,不惜“掺水”充面子。“就业不够,数字来凑”,安排学生签订假的就业合同、以“毕业证、学位证”作为“就业合同”的交换、对毕业生进行“心里试压”,费尽心思、花样百出,以虚假手段提高学校就业率,以毕业生“被迫就业”换学校一时“繁荣”。
这种用虚假手段一味追求“高就业率”的作法显然有悖就业率考核的“初心”,这样虚假的就业率不仅仅是自欺欺人,更会影响毕业生就业形势判断,让其无法理智衡量选择进而耽误最好的求职时段,长此以往,终究害人害己。就像谎言总会有被戳破的一天,虚高的就业率终究会有让高校扛不住的一天。所以与其费尽心机“作假”,为何不“费心费力”帮助学生“真就业”,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何乐不为?
数据真实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只有不掺水分的就业率才具有生命力,才具有参考价值。杜绝虚假签约,拧干就业“水分”,一方面需要教育部严格核查各地上报的就业数据,一经发现数据造假,从严惩处。另一方面,需要高校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重点落实好四项“不断线”就业服务,真正做到岗位推送不断线、指导培训不断线、重点帮扶不断线、接续服务不断线,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实时关注就业进展,真正助力未就业毕业生尽早就业,让就业率满满“干货”。
刘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