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家暴妆”博眼球,畸形审美不可取

最近,社交平台上兴起了一种“家暴妆”,这种怎么看怎么引起不适观感的妆容,竟然能在抖音、微博等平台获得不少关注,令人匪夷所思。

“家暴妆”最早源自美国社交平台上兴起的“Mug shot”即“入狱照”,“Mug shot”原指警方拍摄的犯人脸部照片,美国社交网站上博主模仿这种照片拍下“家暴妆”图片并分享后,这阵风也吹到了中国的社交平台上,有人总结这种照片的精髓是妆容够残,眼神够狠。博主纷纷用“精妙”的化妆手法将被家暴后的眼部的淤青、嘴角的淤血等进行逼真还原。

以“家暴”作为博人眼球的引子,社交平台上正在上演一场关于“暴力”的狂欢。然而,家暴始终是一种暴力行为,用妆容的形式来“艺术化”暴力行为,就是用调侃的方式消解了“暴力”本身,这不仅是对被家暴者的二次伤害,也是对严肃社会问题的冒犯,对暴力的调侃式展现正是对社会正义的侮辱。

虽然“家暴妆”近期在各大社交平台热度不减,但大多数评论都以批评为主。然而,有少数博主认为这是一种行为艺术,应当受到舆论更宽容的对待。行为艺术不是一个“垃圾桶”,能强塞下所有异常的行为。艺术不仅要有审美娱乐作用,更要有道德伦理作用,家暴妆既导向了一种畸形、扭曲甚至是血腥审美,更是对社会道德伦理的无视与挑战。博主们模仿一种身体受害的行为来博眼球,以对暴力行为的展现来哗众取宠,是对身体本身的无视和伤害,也是对那些家暴受害者的二次伤害,他们看到这些“家暴妆”,那些不愿想起的家暴记忆再一次被唤醒。

甚至,一些博主在“家暴妆”图片下配字“我被家暴依然很美,睫毛弯弯”、“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用赞扬的语词来形容暴力行为本身,可见其心理扭曲程度。也有博主只是借这个热点话题来行产品推荐之实,曝出自己的“家暴妆”后推荐购买化妆品。看来,这一令人匪夷所思的荒诞行为也有迹可循,当商业的触角伸出,暴力行为本身就可以被消费化,比如,有网友指出,不用化妆,打开美图软件就有家暴妆容可尝试。

事实上,现在网上能搜到的“家暴妆”相关内容,一年前就有了,这种导向畸形价值观和扭曲审美的怪异妆容大行其道,平台早该管管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