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算法”助力江西早稻抢收 已收面积达1156.7万亩

鄱阳湖区是鱼米之乡,周边的鄱阳县、余干县、新建区等都是我省的产粮大县。当前,鄱阳湖区进入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早稻抢收、晚稻抢种的时节,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将这一切打乱。在汛情来临时,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和地方政府紧急行动,每天调度7.9万台收割机对受灾地区和行洪地区的早稻进行抢收。截至7月16日,我省早稻已收面积1156.7万亩。

近期的卫星影像显示,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急速扩大,水域面积达10年来最大,洪水导致湖区周边不少地方被淹,其中也包括大片的农田。据农情调度,截至7月14日,江西省农作物因洪涝受灾面积941.9万亩,其中早稻受灾面积449.5万亩。

7月13日,江西要求鄱阳湖区185座单退圩堤主动开闸清堰分蓄洪水。在汛情来临时,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和地方政府紧急行动,每天调度7.9万台收割机对受灾地区和行洪地区的早稻进行抢收。部分地区更是采用了北斗技术评估灾后损失,助力早稻抢收工作。

“相较传统手段,北斗算法可精准定位,无人机能快速到达复杂环境采集农田等受损数据,评估受灾情况。”鄱阳县自然资源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在一些洪水逐渐退去的地方,农民已开始耕田插秧,抢栽晚稻。截至7月16日,江西省已发放84.4万公斤省级备荒救灾种子,支持重灾县受灾农户开展改种补种,我省已栽插晚稻面积425.4万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