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德安:“农小帮”团队全力做好农业抗灾救灾工作

在德安县邹桥乡,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给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在近期高温高湿极端气候下,邹桥乡组织农业技术员、乡村土专家、驻村工作队、青年主力军,成立“农小帮”服务团队,指导支援农业防洪抗灾及生产自救工作。

加固扶贫产业生姜大棚

“预计未来三天仍会出现雷雨大风天气”。在“赣服通”防汛服务专区,团队成员黄英淦注意到这样一则快讯,他随即将信息转告给团队其他成员。

在源口村,今年的9个扶贫产业大棚里种植了50亩胖姜,吸纳本村16名贫困户在基地务工,生姜的产量和事关全村的脱贫成果和集体经济利益。7月8日,一场暴雨倾盆而至,伴随大风,有几个大棚的塑料薄膜被掀乱,大棚支点出现松动,姜地低洼处积起了雨水。生姜喜阴凉忌高温高湿,如果不及时排水,姜瘟病和叶枯病容易大规模爆发。

得知情况后,驻村第一书记和团队成员闻讯而动,抗着铁锹抢排田间积水,清理“三沟”和棚外沟渠,确保排水通畅。同时,青年队员们还对塑料大棚支脚处进行加固,压紧压实泡泥并重新整理棚模。只有未雨绸缪才能抵御大风大雨,保证村里的扶贫产业安全度汛。

抢收玉米!拉网拦鱼!

——“贫困户万水生家的玉米地被淹了”

——“张成文家的10亩鱼塘跑鱼了”。

“农小帮”团队接到村民求助后,迅速行动。据了解,万水生家的玉米地紧靠山体一侧,前些天暴雨下了一夜,门口塘水暴涨,5尺多高的玉米部分倒伏,叶片已经泛黄。贫困户万水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家零零散散加起来共种植了一亩玉米地,因在外务工,只能委托患有轻度智力障碍的妻子张小莉暂时照看。“眼下,玉米已经成熟,可植株一经浸泡就没用了,贫困户家劳动力不足,我们队员一起来帮忙。”第一书记黄振焕说道。

玉米装袋打捆后,队员们马不停蹄赶到源口村十三组。只见鱼塘主人张成文满面愁容。同样,面对汛情,他家的鱼塘正对着湖塘水库,水漫道路,同鱼塘齐平,顿时一片汪洋。“今年放了2万尾鱼苗,养殖的鱼跑一半,损失近3万元”。看到半年的辛苦瞬间付诸东流,农技员仔细记录着渔业受灾情况,上报县渔政股,帮助他申请受灾救助。在临走时,大伙还一起下水帮张成文拉起了渔网,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拯救行动,让合作社莲田重获新生

石门村莲藕专业合作社是全乡扶持的“金字”农业招牌。在这次暴雨中同样未能幸免,遭受水灾后,莲杆无力地垂倒在淤泥里,粉色的花苞和嫩绿的莲蓬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原本七月正是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赏荷期,太空莲东倒西歪,美景变成了败景。”合作社理事长何东风感叹道。

“现在只能碰碰运气了,大伙一起下田,割藕杆。”俗话说藕断丝连,太空莲的地下茎肥大而长,割去沾泥的上半部分,利用莲藕的再生性,期望它能重新生长。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队员们同样爱莲,齐刷刷扑下身,拿起镰刀割断根系上端的莲杆。“农小帮”团队里的90后农技队员更是奋力,脱鞋赤脚,光着腿在腐泥里劳作。

当前汛期还未结束,雨水仍在酝酿。邹桥乡“农小帮”团队部不分昼夜走村入户,和农业农民打交道,在防汛抗灾和灾后自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团队成员运用农技知识“解难题”,指导种粮大户灾后稻田防治病虫害;发挥青年队员的“硬核”力量支援农户,引导农民积极参加农业保险,集结本土“乡里乡亲”优势,确保此次安全度汛。

(德安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