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题书惠政桥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巳《鹊踏枝》﹚。桥是架设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桥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桥,水梁也”﹙ 《说文解字》﹚。“梁”字左边为“水”,右边上为“刃”,下为“木”,刃为创伤之义,伐木跨水是为梁,这是梁字最初的本义。桥、梁两字同义,均从木,它们最初都与树木有关。“桥”是中间高两边低,有一定的坡曲度,跨水行空,桥面与水面的距离较大的构筑物。我们知道,古代先民逐水草而居,水给先民的生息提供了保障,同时大大小小的河流,,阻滞了先民的交通、贸易等。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初步掌握了不同性质材质的组合使用方法,已经具备建造木桥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为了打通交通、活跃贸易,他们将倒落于河流溪涧中或砍伐而来的树木一步步创造成横跨于水上的木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秦汉之际慢慢发展为高出水面的石拱桥。

古代桥梁的建造,多由当地官府和土绅来主导。新淦(今新干)也不例外。新淦县衙门作为地方行政机构,修建了一座横跨老湄湘河的三拱石桥,名为“惠政桥”。该桥原为木桥,“桥高四十七尺,阔二十八尺,长二十一丈,起三拱,上履以长亭,卫以栏循”﹙《新淦县志》﹚,始建时间不详。据桥中拱石上刻字记载,此桥于北宋元祐八年(1093)六月开始改建,绍圣三年(1096)中秋竣工。后来,惠政桥历经南宋、清多次修建,现存桥身为清乾隆四十年(1775)秋时所修,基本保存完好,唯长亭和栏杆不复存在。20世纪70年代,桥面改为水泥路面,桥两侧边沿各竖17根高0.96米和3根高3米的钢筋水泥柱。惠政桥虽历经沧桑,几经修复,但一直是新淦县历史上南来北往的重要桥梁,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先后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单位、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桥被命名为“惠政桥”,说起来和大文豪苏轼有着一定的因缘关系。

宋元丰八年(1085年),新干县溧江凰山村人谢民师和叔父谢懋、谢岐、弟谢世克同时进京参加乙丑会试,四人同中进士,轰动朝野,史称宋代“文林四谢”。“四谢”之一的谢民师自幼聪慧,性情温良,勤奋好学,崇尚才学,自幼仰慕苏轼的人品和才学,特别喜爱苏轼诗文,常抄诵并熟记于心,成为苏轼的忠实粉丝。

当时的文人学士无不以与苏轼攀援结交为荣。谢民师虽有不少诗文,却苦于没有机会结识。在谢民师担任南康县令的某一天,他发现苏轼的《前赤壁赋》受“乌台诗案”的影响,诗中有些句子流露了作者人生苦短、壮志难酬的颓废伤感情绪。又时值金秋,窗外稻黄果香,谢民师触景生情,脑中忽然浮现苏轼《赠刘景文》中“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两句。谢民师若有所思,然后提笔改动了两个字,将原诗改为“来年好景君须记,还是橙黄橘绿时” 。改完后谢民师提笔写了封信,并把改写的两句诗一同寄给苏轼。

苏轼收到信后,心中甚感纳闷,不知谢民师改诗是何用意。苏轼捋须沉思片刻才恍然领悟,为谢民师一番苦心击掌赞叹,当即给谢民师回了一封信,表达了内心的感激之情。

宋绍圣四年(1097年),谢民师通过多方努力终于在儋州面谒了仰慕已久的苏轼,两人似曾相识,一见如故,促膝长谈,直到深夜都舍不得离开。分别之后,两人之间书信、诗文往来不断,从而结下了深厚情谊。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春,当时苏轼遇赦从儋州北归复职,由梅岭入赣,顺赣江北归,行抵庐陵。在家省亲的谢民师闻讯,非常高兴,致信苏轼,深情相邀北归途经新淦时勿忘泊船停留。苏轼欣然复信应诺,因路途遥远,归期紧迫,只能在新淦短暂歇息,不便留宿。当苏轼的行船抵达新淦县城时,谢民师以及新淦县令张好古临河迎接。一番摆酒设宴叙旧之后,张好古特邀苏轼题书桥名。当时“老幼千人聚立桥侧”,场面非常壮观。苏轼凝神沉思片刻,心有所悟,即刻嘱船夫将船移至石桥中拱,立于船侧,捋袖提笔于中拱石上“书‘惠政桥’字与之”,以此勉励当政者要勤政惠民、造福百姓。从此,石桥就叫惠政桥。

=====================================

记    者:刘  婷  晏适臣

编 审:李洪林   艾小庆

主 管:中共新干县委宣传部

主 办:新干县融媒体中心

(新干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