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先士卒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进贤县钟陵乡胡黎明抗洪事迹

十几个昼夜坚守,他是一面旗帜,挑重担,勇担当,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风采。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熬得红肿的眼睛,晒得黝黑的皮肤。当洪水来袭,他的足迹踏遍河堤,当险情出现,他的身影突击向前。他用坚毅、善良和果敢的行动,告诉了我们,谁是最可爱的人。他就是进贤县钟陵乡政府防汛指挥部技术员兼联络员胡黎明。

汛前准备,防患未然

进贤县钟陵乡地处县城东北部、军山湖南岸,临近杨坊湖、信江,是农业大乡,水田面积4.7万亩,每年6月、7月进入梅雨季节都会出现洪水灾害。在汛情来之前,他坚决做到“防患于未然”,协同领导始终把防汛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汛前准备工作:把各项防汛责任落实到人,积极清点并提前备好麻袋、铁鍬、救生衣、水鞋、雨衣等防讯物资,要求各村成立抢险队伍,制定防汛避险预案,设立村级防汛报警员,坚持做到汛期值班,险情巡查,灾情快报。正是他立足于牢固的责任和大局意识,未雨绸缪,措施到位,才能防患于未然,为防大洪、抢大险、抗大灾夯下坚实的基础。

严防死守,勇排险情

自7月7日水位超警界以来,作为技术员,一直坚守工作岗位,从未回过家。加班加点做好防汛预案等内业资料,同时作为防汛指挥部上下连通的桥梁,总是繁忙身影出现,常常顾不上吃饭,天天一身汗,衣服一身泥。但他不计个人得失,协同其他部门,领救灾物资,当搬运工,送防汛物资,马不停蹄,跑来跑去。

7月10日,当东溪堤的洪水漫过堤顶抢险时,他接到分指挥部电话后,立即赶到现场,抢在最前面,裤腿灌满了泥沙,全然不顾,装土包,垒堤坝,奋斗至凌晨2点。后来在运料车和大型挖机的配合下,终于控制住了险情。大家离开后,但他仍坚守阵地,寸步不离,查看汛情,严防死守,保住东溪堤的安全。

身先士卒,巡堤除险

7月17日,接到巡堤查险任务,他勇于靠前,来到润安渡堤。当日润安渡堤坝出现泡泉险情,需要紧急除险,他连续奋战六七小时至深夜、凌晨,次日天未亮,又跑去前线察看险段。

由于润安渡堤段靠近山边湖边,又是汛期,蚊叮虫咬更是防不胜防。汛情面前绝无退路,这是他给自己下的“死命令”。巡堤中,更是做到"手到、心到、眼到、脚到",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任何一个险段,并将巡堤情况作翔实记录,反复比较查看是否有异常现象发生。他所负责的堤段上的险段险情了如指掌。正是这种不畏洪水、不惜生命、不分昼夜、心系群众的忠诚守护,才保证了受灾群众夜里能睡成安稳觉。

带病坚守,无私奉献

巡堤除险后,顾不得休息,在之后的十多天时间里,他连续忙碌奔波,没有睡过一夜安稳觉;战在防汛一线,哪里有汛情哪里就有他和同事们的身影。

由于连续辛劳和雨淋水泡,他的嗓子哑了,头发乱了,眼眶陷了,裤腿一只高、一只低,脚上的雨鞋布满了黄泥,皮肤出现明显红斑,又痛又痒,前指领导劝他休息下,他只找些药,坚持边用药边工作。他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进了防汛抢险的每个细节里。在大灾大难面前,他以服务人民、无私奉献的作风和品格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在整个防汛工作中,胡黎明立足讯情工作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积极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为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为夺取抗洪抢险的完全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