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贤“老供销”弃商 千里返乡防汛

7月23日上午,头戴草帽,脚穿雨鞋,手持铁锹低着头在信西联圩七〇堤上认真察看有无泡泉情况的陶才文,结束了1个小时一次的巡堤察险工作。这已经是他在堤上的第9天了。

43岁的陶才文是个“老供销”,99年基层供销系统改制之后,这些年一直在外经商。7月14日,他从微信群中得知县供销社驻信西联圩七〇堤防汛人员短缺,立马在电话中向县供销社领导“请战”,在得到同意入队后,他简单交代了公司的业务,收拾好换洗的衣物,于15日上午8点起程自驾从广州赶赴老家进贤的防汛战场。

7月15日中午12点,自驾赶赴进贤防汛战场的陶才文在吉安高速路遇洪水漫路,无法继续驾车通行,无奈之下陶才文只能将自己的车托付给友人处理,自己孤身拿上换洗的衣物自吉安高铁站乘车赶往进贤,终于在当日下午5点赶到了进贤,然而他放下在外的事业返乡防汛这一决定并未告知家人,他只是默默赶往县供销社驻信西联圩七〇堤临时党支部和党员抗洪小分队报到,与县供销社的“战友”按照防指的要求做好日常防汛工作。“我没有别的想法,只想尽快赶到防汛一线,一点时间也不想耽误。”陶才文说。

7月18日,在堤上驻守了三天的陶才文,为回家拿些换洗的衣物顺带看望一下父母,在得到供销社领导的批准之后,陶才文便急冲冲的往家中赶。当老人在家门口见到了本应远在广州经商的儿子时,又是惊又是喜,追问之下得知儿子是主动请缨奔赴防汛一线助力抗洪抢险之后,深知儿子脾性的老党员父亲对他这种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十分赞同,爱儿心切的母亲也没有责怪他,只是不断地叮嘱他在抗洪抢险的时候注意安全。在简单的与父母相聚之后,陶才文又急忙赶赴信西联圩七〇堤坚守自己的岗位。

据了解,陶才文1995年大专毕业后被分配进贤县三阳供销社工作,后来担任七里供销社主任,1999年基层供销系统改制,陶才文外出打工经商,在外辗转多年终于在广州打拼出自己的一番事业,成立了自己的一家防雷公司。1998年特大洪水,陶才文参加三阳集乡抗洪抢险,因表现突出火速入党,这次放下管理自己的防雷公司,参与到家乡防汛的一线,将造成公司3万元左右的经济损失,但他的信念非常坚定:“这些小损失算什么,防汛抢险才是大事!”

“现在我作为日常巡堤查险小分队的成员,每天坚持1小时巡一次堤,并仔细查看有没有泡泉之类的险情。”陶才文说。根据水利专家的预测,按照目前的形势,信西联圩还将保持较高的水位。在谈到接下来防汛工作要怎么做时,陶才文只有八个字:“严防死守,人在堤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