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庄镇井岗村委会喻堑自然村的北边,最近飘来了阵阵黄桃香,驻村工作队队长汤轶正带领着队员和贫困户在园中忙着采摘,这里是井岗村产业扶贫基地,也是产业集团驻村工作队的扶贫战地,经过半年多的辛劳付出、艰苦奋战,他们解决了技术匮乏、化解了物资短缺、攻克了疫情阻碍、提供了就业岗位、提升了扶贫产业、保障了脱贫成果。
2019年11月,产业集团选派驻村工作队到达进贤县梅庄镇井岗村开始驻村帮扶工作,在走村入户的摸排了解下得知,井岗村委会喻堑村北面有着一片70亩的黄桃园,受技术人员匮乏等因素困扰,基地已荒置一年。看着已经种了几年的桃树苗,正遭受着严重的病虫害,濒临绝收,驻村第一书记汤轶甚是感叹,当即组织“村两委”商谈黄桃基地盘活事宜,大家各抒己见,去异求同。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带着村两委的疑问和担忧,四处奔波,寻找果树种植专家现场察看,调查桃树救治可行性。在明确可行方案后,第一时间向单位汇报,争取支持,同时与“村两委”会议研究,统一思想。最终在产业集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委派农业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帮扶,为村“黄桃树治理”项目按下启动键。
2020年1月,日趋严重的疫情打乱了“黄桃树治理”项目工作计划,面对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他与驻村工作队用实际行动表达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的决心与信心,毫不退缩,他一边带领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一边根据疫情动态研究着黄桃基地复工复产计划。随着疫情的相对稳控,他按照上级复工复产精神及要求,积极开展复工复产工作,邀请技术专家与“村两委”现场办公,重新研究制定工作计划。由于先前技术管理不到位,荒置的黄桃树大多已经病枝缠身,并且栽种的黄桃树中间,没有开辟排水的沟渠,导致一旦下雨,水分将无法排出,容易在土壤中积存,导致黄桃树受害,当前又受疫情影响,剪枝及施肥等工作已经严重滞后,想要让它恢复挂果,工作量会特别的大,而且时间也特别紧。针对一系列的问题,第一书记汤轶当即表态:“时间紧任务重,事在人为,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相信就没有完不成的事,如果这次不能有效盘活这70亩黄桃,那就意味着村集体经济又损失一年,请专家对我们进行技术指导,具体实施就交给我们了。”就这样,方案重新敲定,第一书记带领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开始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在专家的技术指导下,大家齐心协力的修剪枝叶、整理沟渠,争分夺秒的推进“黄桃树治理”项目。期间,为确保所需物品及时到位,各项工作按时完成,镇上买不到的所需肥料及药品,他都驾车前往县城或是市区采购,工作经费紧张了,更是发动队员一起个人垫资采购。
紧张而有序的忙碌了一个多月,转眼已是三月天,他看着开满桃花的桃园不禁感慨的和队员说:“乡村的风景依然美丽,或许今朝不似往昔那般,有美景的地方处处莺歌燕舞,人头攒动,乡野田间、桃林花海,仿佛都被浓雾覆盖着,将爱慕者的青睐阻隔在外。但是回想起黄桃基地这一个多月来的点点滴滴,驻村工作队全员和共同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以及疫情防控一线的村两委党员同志们,我们大家心连着心,携手披荆斩棘,顺利的完成了村黄桃基地的技术指导、肥料供给以及翻耕、剪枝等一系列复工复产工作,切实做到了疫情不误扶贫脚步,今天,在我心里,今夕更胜往日!”
伴随着盛夏的到来,井岗村产业扶贫基地金色的黄桃已悄然成熟,看着顺利恢复挂果的桃园,他没有停歇,围绕扶贫产品“六进”方向,拿起电话便开始了助销工作,向亲朋好友推荐,向集团汇报,几个电话下来,消费扶贫工作立竿见影的完成了2000斤的订单。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村扶贫产业发展壮大,他积极向单位沟通反映,在集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针对园区部分坏死的黄桃树,引进薄壳山核桃与黄桃树混合建园,栽培薄壳山核桃的经济效益十分显巨,丰产期年亩产值2万元以上,是国家林业局“948”工程的主要发展树种,该树种寿命长,可达300年以上,其目的就以黄桃树早期收入养护薄壳山核桃长期收益。在黄桃丰产期度过之后,薄壳山核桃将迎来自己的丰产期,切实把村扶贫产业做大做强。
驻村帮扶以来,在产业集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驻村工作队的辛勤劳动下,他与工作队队员始终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造血脱贫攻坚的中心工作抓好,切实有效激活村集体经济的自我造血,为更多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带领大家真正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