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综合新闻广播讯 记者龚小娟)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1934年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席登上会昌山写下《清平乐·会昌》光辉诗篇,盛赞会昌“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大地,山清水碧、风光如画,风景独好。
近年来,会昌县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林长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深耕“风景独好”,共筑绿色家园,在绿色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
会昌县19个乡镇和3个国有林场已建成覆盖全县范围的林长制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管理体系,林长制工作由“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转变。
按照“党政同责、分级负责”的原则,全县建成覆盖县乡村组的四级林长组织体系,全部明确了林长及其责任区域。目前,全县共设立各级林长3799人,其中县级林长19人,乡(镇、场)级林长22人、第一副林长19人、副林长186人,村(分场)级林长251人、副林长253人,组级林长3049人。各级林长积极履职,发挥组织协调、牵头抓总作用,层层传导责任,把林长制落到实处。
制定《会昌县林长巡林工作制度》。进一步压实各级林长责任,严格落实全省林长巡林制度,结合县林长制工作实际,制定了《会昌县林长巡林工作制度》,规范县乡村组级林长巡林工作,推动林长巡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确保各级林长特别是乡村两级林长履职尽责到位。截止7月底,县级林长开展巡林次数56次,乡级林长开展巡林次数604次,村级林长开展巡林次数1626次。
今年2月,县级总林长、县委书记蔡小卫签发了总林长令《县乡两级林长集中巡林专项行动令》。要求组织各级林长对林业重点工作集中统一开展巡林,主动协调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突出问题。严格执行森林资源清单制度,根据第七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建立了县乡级林长《林长责任区域森林资源清单》,作为各级林长履职尽责的重要依据。
建立林长工作提示制度。截止目前,全县下发42份县级林长《林长工作提示单》,组织县级林长对造林绿化、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督查违法图斑查处、森林防火、松材线虫病防控、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林长制信息化网格化建设等林业重点工作集中统一开展巡林,督促指导协调解决责任区域相关问题。县林业局按照每位局领导和1个责任股室组成1个对接工作组并对接1位县级林长的原则,建立了对接机制,组成19个对接工作组分别对接19位县级林长,推动林长完成巡林任务。
按照“一统一、二整合、三明确、四规范”的要求,会昌县组建了统一的护林员队伍;整合生态护林员、村级护林员等队伍,整合公益林、天保林、森林防火等管护资金;明确岗位职责、管护区域、管护报酬;规范聘用程序、管护合同、巡护问题台账、绩效考核。目前,全县选聘、续聘护林员981人,2020年1月起乡(镇)护林员劳务报酬1万元/年,按照管护无盲区、不重叠,责任到人、责任到山头要求,划分了981个与护林员一一对应的管护责任区网格,全面实现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推行“管理制度化”建设。2018年至今,会昌县先后建立《林长制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督办制度》《工作考核办法》《会昌县护林员管理办法》《会昌县护林员绩效考核办法》《会昌县护林员巡护汇报和问题台账管理制度》《会昌县县乡级林长管理职责》《会昌县“两长两员”工作职责》、《会昌县“两长两员”岗位证(牌)》和《会昌县护林员管护合同》《会昌县林长巡林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推动各地林长制工作制度化。2020年第一、二季度对986人护林员进行绩效考核,其中优秀133人、良好671人、合格153人、不合格29人,淘汰不合格护林员29人。
筠门岭镇竹村村生态护林员朱良招,现年55岁,共产党员。2016年担任村生态护林员以来,每当进入重点森林防火期时,朱良招经常走村串户向群众宣传森林防火,提醒大家注意森林火灾隐患。朱良招告诉记者:“ 我负责(的区域是)竹村村寨脑小组和半迳小组,我要上山去看他们有没有乱砍乱伐,有没有野外用火,有这样的情况我会马上制止和(向村里)上报,回家后登记起来。”
目前,全县242名村级护林员已配备手机巡护终端,981名护林员已使用“林长通APP”巡山;护林员巡山发现问题上报事件20起,处理事件20起,提升日常巡林信息化水平。
林长制的全面实施,有力推动了保护发展森林资源重大问题的解决,初步形成了森林资源大保护、大发展的新格局。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乡村林长能够按照总林长会议、林业重点工作调度会和总林长令工作要求,组织开展本责任区域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及时发现、制止并支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组织实施森林资源源头管理。强化自然保护地管理。“绿盾”专项行动发现问题11个,现已整改完成8个问题,其余3个问题按照相关要求,在2020年底前,全面整改到位。
全力打好松材线虫病防控歼灭战,县政府及时把防控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全县落实监管人员100人;通过公开招标方式购买除治专业服务公司2家、疫木粉碎机1台;下拔各乡镇、场松材线虫病普查和监管经费7.7万元,确保除治工作紧张有序进行。2020年3月1日县财政还对持续高温干旱枯死松树清理追加专项资金15.72266万元,加快了枯死松树清理进程。截止2020年3月30日已清理枯病死松树9105株,完成除治任务的100%,松材线虫疫情得到有效遏制。
会昌湘江源自然保护区共有面积9.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90%。自开展林长制工作以来,湘江源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还建立了各级林长的林长制工作制度机制,要求各级林长要落实以“三保”(即保森林覆盖率稳定、保林地面积稳定、保林区秩序稳定)、“三防”(即防控森林火文、防治林业有害生物、防范破坏森林资源行为)为目标的林长制工作机制。湘江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林长办公室副主任 沈检生说:“林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单位层层抓落实,基本消失了野外烟火,没有侵占林地,乱砍滥伐,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现象。”
会昌县以低质低效林改造为抓手,以高铁、高速等主要通道为重点,着力改善低效林地林种和树种结构,改善林相,不断提升森林质量。目前,全县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4.8519万亩,占市计划任务5.82万亩的83%。
统筹抓好森林药材等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强化政策扶持和技术培训指导,推进油茶、毛竹、森林药材和香精香料、森林食品、苗木花卉、森林景观利用等六大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目前,全县完成新造高产油茶0.4万亩、新造森林药材与香精香料林0.98万亩以及建设笋用和笋材兼用毛竹林0.1万亩。
“这里好山好水好空气,是金钱买不到的,我每天早上都要到这个‘城市绿吧’来运动。”日前,在会昌山国家森林公园环湖晨跑、登山览景的该县文武坝镇居民谢于都告诉记者,一大早,他就带着妻子和孙子到此活动筋骨、享受美景。
行走今日会昌大地,无论春夏秋冬,都是满眼青翠。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一幅水碧、山青、林绿的美丽画卷尽展眼前。中国宜居宜业示范县、省级森林城市、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县、全省第三批生态文明示范县……一张张亮丽的“绿色名片”,彰显出会昌深厚的生态底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