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 小康路上,旅游“+”力

▲游客和市民在抚州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夜游观光。

进入8月,抚州市旅游持续升温,旅游收入持续攀升。从城市到乡村,各种文化游、生态游、工业游、康养游、研学游……火爆上演。应对旅游热,抚州各景区景点纷纷增加临时务工人员,而搭上旅游升温快车的吃住娱购摊店,全面迎来赚钱的黄金期。

记者注意到,已在当地深耕的“景区景点带农户”“旅游企业带农户”“合作带农户”等扶贫模式,开出了灿烂的花结下了丰硕的果。据统计,至去年底抚州市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15%;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141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6.5亿元,城乡群众特别是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中获益颇丰。

▲通往资溪大觉山景区旅游公路旁的大觉山村南源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龚伟一家开的帅帅农庄生意红火。正值暑期,10岁的小男孩龚帅帅也来帮着父亲和奶奶干活、招引客人。

活跃的旅游市场,成为地方百姓务工增收的主战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引擎

夏秋之交,记者走进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资溪县乌石镇新月畲族村,只见村口门牌楼前一派热闹喜庆场景。来自福建省闽侯县的283名组团游客,正在观摩体验畲族婚俗嫁娶表演。村党支部书记兰秀林介绍说,村里每天派出50多人为观光游客服务,并优先安排贫困户。

似久旱逢甘霖,持续升温的旅游市场叠加跨省团队游的恢复,给在旅游景区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带来满满的幸福。记者在通往大觉山景区旅游公路旁的大觉山村南源村小组看到,一家名叫帅帅农庄的餐馆,食客进出不断,店主人忙得不亦乐乎。正值暑期,10岁的小男孩帅帅也来帮着父亲和奶奶招引客人,帅帅的奶奶李香花高兴地说:“旅游人气旺了,农庄的客人也跟着多起来,店里最好时一天营业额有近4000元。”之前几个月,因疫情防控没有客人来赚不到钱,愁得人都心里发慌。李香花的儿子多年前在一次外出务工中意外摔伤致高位截瘫,全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3年前,她家利用当地政府给予的3万元奖励和10万元无息贷款搞起农家乐,后又做起了民宿。大觉山景区绵延不断的游客给这个家带来了财富,很快李香花家还清了因儿子治病等花费的数十万元债务,摘掉了贫困帽。向着小康生活奔跑的路上,笑容又开始洋溢在这一家人的脸上。

资溪县是我省的东大门,毗邻福建。作为抚州旅游产业发展的排头兵,资溪一直以来把旅游产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和增加百姓就业及收入的强引擎,先后建成大觉山国家5A级景区、真相乡村风光带国家4A级景区等一批在省内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风景名胜区。通过发展旅游及相关产业,资溪为当地群众创造30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近万名群众脱贫致富。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暴发,旅游及相关产业“停摆”数月。今年7月10日,全省文化强省建设推进大会在抚州市召开后,紧接着根据国家文旅部关于加强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恢复跨省团队旅游的相关要求,抚州市迅速行动,市县(区)两级相继出台激活旅游市场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奖补政策措施,并在7月27日至29日组织有关部门及重点旅游景区和旅行社赴福州、莆田、三明等地连续举办三场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引客入境,拓展省外旅游客源市场。

市里多措并举,加快乡村旅游复工复产。指导乡村旅游企业和从业者用好税费减免、金融贷款、融资担保等政策;推出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与电商平台合作,开设网上店铺、代销点,拓展乡村物流布点,便利游客乡村购物;通过市、县(区)和乡(镇)三级联动,启动乡村旅游引流计划,以期尽早尽快恢复旅游正常秩序,解决一些困难群众的就业和生计问题。

着眼可持续和长远发展,近几年来,抚州市以活跃旅游市场为抓手,对数量占一半多、营业收入占三分之一的国有投资景区及产权主体实施改革。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全市实现所有县(区)都有4A级景区和4A级乡村旅游点,21家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市场化率由2017年的38.89%提升至目前的88.89%。这极大地激活了民间资本参与旅游开发,活跃了旅游市场,做大了旅游“蛋糕”,打开了旅游产业带动城乡居民就业增收的空间。

打出“引才、引客、引流”组合拳,引来旅游市场“活水”。与携程、中国动漫合作,联合中国动漫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携手携程开拓旅游市场;与福建三明、南平签订旅游合作协议;与闽粤赣鄂24市签订旅游营销合作协议;推动非遗文化、演艺、文创产品进景区;紧盯重点客源省,实行线上线下双营销;加大奖补力度,引入专列、大巴、研学等团队入抚。

辅以各种旅游节庆活动,为活跃旅游市场“添薪加火”。举力办好汤显祖戏剧节、广昌国际莲花旅游文化节、资溪大觉山国际漂流文化节、南丰蜜橘文化旅游节、金溪陆象山文化旅游节、崇仁麻鸡文化旅游节、南城麻姑文化旅游节、宜黄谭伦纪念活动等,使之成为扩大地方知名度,吸引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以及拉动各种消费的助推器。全市形成以大觉山景区为生态游龙头,以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黎川古城、乐安流坑和金溪竹桥古村等为古村古镇旅游,以临川仙盖山景区、资溪真相乡村、南丰橘园游、广昌莲花景区等为乡村游龙头的农旅文旅产业格局。去年来抚的沪闽浙等省巿游客呈现20%的增幅,日本以及港澳台游客增幅也达到15%,并推动全市旅游及住宿、餐饮、购物等旅游相关产业就业和消费的大幅攀升,全市首次有了营业额突破亿元的酒店。

▲抚州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夜游夜市夜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图为吹糖人正在街区进行表演。

活化的旅游资源,不断带给旅游产业新的活力,助力地方拓展岗位和百姓就业

名人文化、戏剧文化、古村落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资源,却因保护资金缺乏而一度成为抚州的“负担”。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造福一方百姓,抚州市从文昌里老旧街区的华丽转身找到了突破口。

借助“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故里这个名头,抚州市对文昌里街区进行改造,建成包括横街、竹椅街、三角巷、直街、郭家湾、前进路等在内的数千米长古街,占地总面积达980亩。活化、美化了的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甫一亮相,便以其历史文化的厚重,吸引国内外游客,开街2年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多元,并获国家4A级景区和全国最美研学游基地称号。其社会效益更是不可估量,老街区原先4000多棚改及危旧房住户喜迁新居,过上了称心如意的幸福日子;新街区先后吸纳演艺、文创等公司和个体商户近百家,共500余人创业就业,输送交通、物流、物业管理等公共服务岗位逾200个,下活了文昌里兴旅游安民生富百姓护古建的一盘大棋,被干部群众称为民生德政工程。

2年前,在家乡政府以店铺“租3免2”等政策感召下,许彬凯来到文昌里。他开的木雕馆坐落在非遗一条街上,店内林林总总摆着1000多种木雕品,当中有许彬凯和他爱人纯手工雕刻的文创作品100来件。也有年轻人喜欢的各类文创和动漫的机器木雕品,价格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店内,游客还可看到店主人收集的古老木雕床,各类老旧的木雕花窗,以及不少的老旧木雕摆件。许彬凯告诉记者,他和其他乡贤在文昌里经商做买卖,不仅创造了不少的就业岗位,更带旺了人气。“平时一天会有上百人来他店里参观购物,节假日最多时有几千人光顾”。他是抚州木质浮雕的第五代传人,去过浙江、福建、北京、辽宁、广东等地开店,创作的作品多次获奖。“来这2年,一年大约有十几万元的收入。”许彬凯笑着说,到家乡来不只图钱,现场他常常会即兴进行雕刻表演并讲解。游客也可体验非遗木雕制作,他在旁边指导。让更多的人了解抚州木雕,这是他们夫妻俩的共同愿望。为腾出更多时间来传承非遗木雕,许彬凯请了2名员工看店,每人每月开给他们3000元工资。招他介绍,文昌里非遗一条街上,以银器、竹编、陶瓷、丝瓜络、紫砂壶等非遗项目开店的老板有七八个,接纳了10多名当地人就业。

文昌里的成功,一时成为抚州各地开发市场和培育旅游市场效仿的样板。深入挖掘、解码地方特色文化和生态基因,巧打“文旅+”“生态+”牌,以文化和生态塑形旅游,农旅文旅形成多点发力、合力攻坚、稳固脱贫成果的重要力量。宜黄锅底山遗址、大司马牌坊,棠阴古建筑群;广昌奎壁联辉民宅;金溪浒湾书坊建筑群;乐安、金溪、黎川等地的中央苏区反围剿战役遗址、中共闽赣省委旧址等,一批红色、古色文化获得垂青。

被称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古建筑博物馆”的金溪,先后修缮改造完成红色革命文物和田园风光相结合的红色田园后龚村、荷兰创意风情大坊村、书香休闲民宿疏口村、CHCD数字遗产游垫村、天然氧吧养老胡山村等8个古村落。并较好地结合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特色产业和乡村振兴战略,让文物文化遗产在田园风光与青山绿水之间美起来、活起来,人气旺起来,村民富起来。

夏秋之交,天气依然热浪逼人。早上,金溪县秀谷镇大坊村东头,一棵遮天蔽日的千年古樟树下,村里几位六七十岁的妇女,正围坐在94岁的桂金花老人身边。树荫下,她们乘着凉,拉起家常,不时嘻嘻哈哈的笑声引来游人羡慕的眼光,这幅悠闲快活美好的聊天图也被众多游客用手机拍下。此时,坐在边上69岁的胡海荣是最忙的,她一边聊着,一边还向游客叫卖香烟和矿泉水等。胡海荣家是金溪第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脱了贫。她掰着指头向记者说起乡村旅游带给她家的“红利”:开的小卖部生意红火;一个儿子在村里当保安;爱人在农场做管理工;她自己还在种植迷迭香的合作社做季节工,一天挣150元,一年光这一项就有3000多元收入。她又笑咪咪地说起旅游和扶贫政策带来的“福利”:小卖部免税费,低保,老年人高龄补贴,今年底还可享受到居家养老点就餐等。

村庄变美了,百姓富裕了,大家干得更有劲了。接下来,金溪县还将对100多个古村落,累计11630多栋古建筑进行规划修缮,让一村一巷,乃至一砖一瓦、一窗一几,都活起来,变成一个个富民强村的经济因子。

▲乐安县九瀑峡景区内,丛林探险等项目吸引了孩子们前来体验和挑战。

活变的旅游业态,提升和优化了旅游产业结构,给群众创业搭建起稳固的平台

夜幕降临,文昌里变得五彩斑斓、美轮美奂。

熙熙攘攘的横街,酒店餐馆内游人正享用着美食。徽派建筑风格设计的“钱庄”特色餐厅;集抚州民俗文化体验、餐饮美食为一体的“财园”主题餐厅;展示橘文化、傩文化、炉文化及南丰本土美食的南丰馆;美食、美酒、咖啡、音乐、鲜花等元素完美融合的探花礼音乐餐厅;还有小龙坎火锅、石磨煎饼坊、意伦卡披萨等特色美食。吃完了去逛夜间超市,横街的“集果轩”里摆满了抚州当地的特产,选上一二样称心的打包买单;“文昌有礼”特色商店售卖的戏曲元素面膜、戏曲充电宝等文创产品,融入文昌里戏曲文化的生活用品会让你爱不释手;进入京东无人超市,首家5G体验店带给你全新的消费体验。累了,有夜读文化的清吧、书吧等着你,樊登书店组织的各类读书分享会,也许让你有意外的心灵收获。新增的网红灯走廊,一处一景,处处是网红,那是年青人和孩子们的打卡地。而《寻梦牡丹亭》大型实景演出则是文昌里夜游夜演的压轴戏,演出也把街区夜间游玩和消费推向高潮。

文昌里的夜游夜市夜演,开辟了抚州旅游的新天地,而丰富的业态正是文昌里街区吸引游客和市民观光游玩的魅力所在。

在运营者看来,旅游业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常态。就说如今火爆的乡村旅游吧,它已不再是简单的“农家乐”。从游客需求看,消费者对乡村旅游“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不断有新标准新要求;从产业层面看,农商文旅智能联动成为乡村旅游发展趋势。旅游业要图存谋兴做大做强,只有灵活应变,顺势而为,不断拓展业态,延伸丰富产业链。

农商文旅如何联动?业态怎样布局?在金溪大坊古村,记者似乎找到了些许答案。这里在保持古村原有建筑风貌和自然田园风光的基础上,对有的景点嵌入或点缀流行的荷兰文化元素;布局适合年青人生活方式的烧烤区、牛排馆和咖啡馆;景区夜游开启灯光秀、露天卡拉OK;儿童游乐区则几乎是新建景区的标配。策应金溪“华夏香都”的名号,村里在周边种植花期长的迷迭香,既增强了古村田园风光游的魅力,又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走进村里的“荷兰蜂巢咖啡厅”,几位游客正喝着咖啡或冷饮。店老板戴志强是位27岁的小伙子,他说,疫情原因,“5.1”小长假才真正营业,那几天营业额总共有10万元,现在每天营业额2000元左右,周末有3000元;晚上夜游加上县里青年歌手晚会助兴,营业额有五六千元,除去一名员工工资、县文旅投公司10%的抽成,每月纯利1万元左右。小戴是2017年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的,之前跟着父亲做五金生意,在他看来,家乡的古村旅游业态还是蛮丰富的,且有时尚潮流感,游客平时每天有一二千人,双休日达到五六千人。这种情景,也让小戴扎根家乡的信心倍增,就在前几天,他到周边2个古村“考察”了一番,准备把大坊咖啡馆模式复制过去。

乡村旅游是农民增收脱贫奔小康的主战场,抚州市寻求在更广大地区培育有地域特色的农商品牌,推出休闲农业、康养旅游等新业态。广昌的莲,南丰的橘……还有县县都开的桃花梨花油菜花、山水生态,把这些农商品牌融入到旅游链上,在市场化、专业化的公司运营团队的进一步打造下,通过文化赋能,以“农林水+文创+旅游”模式为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拓展更大空间。循着这个思路,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抚州旅游得到快速发展,全市近5年旅游综合收入增加426亿多元。而旅游给城乡群众提供的就业岗位、增加的收入也非常可观。据介绍,乐安县通过流转土地等,把“沉睡资源”活化为发展资本,“旅游+扶贫”助力村民脱贫致富,去年旅游产业带动全县1000多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在乐安境内51公里长的227省道沿线,分布着增田、招携、金竹畲族乡3个乡镇37个村,其中贫困村31个,有占全县21%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借着精准扶贫东风,乐安大力度推进沿线乡村旅游差异化、高标准发展。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农耕和民俗文化等农业农村资源,建民宿,搞漂流,兴文旅,建成一批具有地域生态及文化特色的景区景点。包括金竹畲族乡毛泽东旧居、九瀑峡漂流和金竹飞瀑2个国家4A级景区、4A级乡村旅游点大通彩绘村、3A级乡村旅游点吓通畲族文化示范村,以及大龙山、白龙峡谷等一批景点,形成一条农旅文旅精准融合的“生态+文化”旅游观光带,“旅游+扶贫”产业链助力沿线3个乡镇打赢脱贫攻坚战。而九瀑峡风景区则堪称当中的典范,从一期投资4000万元的单一漂流,到二期投资1.1亿元的民宿、滑草、儿童主题乐园等,再到即将动工的三期超亿元的康养、休闲度假,田园观光、农耕体验、研学游等项目,黄小明回到家乡招携镇与人合伙投资,不断开发建设带动旅游消费的产业项目。一个多业态的乡村旅游综合体风景区正加速形成,其将吸纳近400名当地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带动餐饮、住宿、物流等一批相关产业发展,为巩固当地群众脱贫成果和小康生活提供强力支撑,八方游客亦可在这里尽享不一样的小康生活。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