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回首即将过去的“十三五”,我们欣喜地发现,江西的创新脚步愈加铿锵有力:创新型省份建设进入快车道;全省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66个,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增长到5145家(截止到2019年底);国务院批复同意南昌、新余、景德镇、鹰潭、抚州、吉安、赣州7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一系列创新平台 和研发机构落地
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在赣州市举行。这是我省和中国科学院合作的重大成果,也是我省科技创新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事喜事。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的设立,填补了江西无国家级大院大所直属机构的空白,对我省进一步优化创新格局、完善创新机制、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之前,中科院稀土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相继落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名校,华为、中国联通、阿里巴巴等名企纷纷在江西建立研发机构。在江西,高端研发机构越来越多。
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进入快车道。创新驱动“5511”工程主要目标任务已提前三年实现,截止到2019年底,全省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66个,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增长到5145家。
涌现一批包括院士 在内的国家级人才
发展的关键在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是第一竞争力。
2019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9年新增院士名单。南昌大学江风益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这是南昌大学本土产生的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风益教授是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在硅基氮化镓半导体发光方向取得了开拓性、系统性、创造性学术成就,带领团队在国际上率先研制成功高光效硅基氮化镓蓝光、绿光和黄光LED材料与芯片,并实现了产业化。
截止到2019年底,全省现有本土院士4人,国家重大人才计划33人,国家“万人计划”65人,长江学者11人,国家级创新团队3个。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花落江西
去年9月份,国务院批复同意南昌、新余、景德镇、鹰潭、抚州、吉安、赣州7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花落江西,产生了重大意义,有利于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支撑江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有利于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利用综合优势推动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
“十三五”期间,我省开展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强化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建立研发导向的项目和政策扶持机制,鼓励社会资金支持和投资企业研发。重大科技专项工程扎实推进,2016~2019年,全省共突破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119项,产生国内外先进、领先技术198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