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海关助力电瓷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电瓷(即瓷质电绝缘材料)产业是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百年传统产业。上世纪70年代,芦溪电瓷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出口量占全国8.26%,占江西省90%以上。随着全国城乡电网改造基本结束,转型接续发展成为电瓷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对此,南昌海关所属萍乡海关全力支持,多举措助力电瓷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今年1-9月,芦溪电瓷产业集群实现产量107.1万吨、产值97.4亿元、利税1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8.1%和5.4%。

搭建“政策直通车”

芦溪是我国电瓷产业发源地之一,工业化制瓷已有110多年历史。尽管电瓷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但随着中低档电瓷市场急剧萎缩、国内区域竞争压力不断加大,芦溪电瓷产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重新谋求发展之道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电网企业承担了埃及、埃塞俄比亚、缅甸等国家骨干电网建设工程,极大带动了中国电工装备在海外拓展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高压电网和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为电瓷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萍乡海关鼓励电瓷企业走出去,全力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破解国内市场饱和及产能过剩问题。

该关加强政策推送,让企业及时了解最新政策情况,敏锐感知“新风向”,从而迅速调整经营销售方向,为电瓷产业应对现实影响、实现稳步发展赢得宝贵时间。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指定专人负责海关政策解答,宣讲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情况及优惠政策,在关企QQ群、微信群推送、解读减税、免税、缓税、退税等有关政策,并解答企业疑问。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背景下,芦溪电瓷产品外贸出口逆势上扬,前三季度同比增长75%。

握紧“创新金钥匙”

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一带一路”优势不断凸显,外部市场对中国制造的强大需求为电瓷企业提供了一个走出去的契机。

为推动企业走出去,萍乡海关坚持“一企一策”,“面对面”实施个性化指导,“手把手”帮助解决疑难问题,提出个性化建议,推进惠企相关措施。发挥政策、技术、信息优势,引导企业提升适应市场变化能力,优化产品和市场结构,培育新增长动能和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战略,持续扩大出口。同时,积极实施南昌海关“十百千万”计划,落实进出口帮扶措施,第一时间响应企业需求,了解电瓷企业出口业务发展难题,实行企业问题清零机制。及时推送境外标准规范、技术性贸易措施和出境通关程序变化情况,为企业扩大出口提供充足信息,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受海外疫情影响,一些传统市场订单难以为继。由于我们及时转变策略,重点开拓新兴市场,今年前4个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出口交货量同比增长31%。”中材江西电瓷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旭昌说。

打通“服务快车道”

今年以来,萍乡海关为助力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在海关业务大厅开辟进出口业务办理“绿色通道”,24小时提供通关服务,实行“一体化通关”“提前申报”“担保放行”等多种作业模式,并安排专人协调青岛、上海等口岸海关,实现货物即到即提、即出即放。同时,积极开展优惠原产地签证工作,落实原产地企业备案和对外贸易经营资格“两证合一”,全面推广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持续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9月30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芦溪县“中国电瓷之都·芦溪”称号,标志着芦溪县正式获评“中国电瓷之都”,电瓷产业提档升级不断加快,朝着“世界电瓷之都”阔步前进。目前,芦溪县共有电瓷产业上下游企业147家,其中规模以上电瓷企业51家,从业人员近3万人,产品覆盖40多个系列600多个品种,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省市及中东、南非、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