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江西文化创意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新标杆,实践文化论坛+文化创意+旅游扶贫+乡村文化建设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新模式,11月7日上午,由宜春市靖安县中共水口乡委员会、水口乡人民政府联合江西师范大学苏区振兴研究院举办了乡村振兴——第二期灌洲文化论坛。主题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水口乡党委书记张梅向与会者致欢迎词。他表示,此次报告会是乡党委为基层干部进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举行的,为的是使五中全会精神能与水口乡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引领全乡干群以创新的思维、开放的姿态、昂扬的斗志,深入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做好“两山”实践创新文章,实施“三项示范”建设,发展“生态+大健康”产业,促进水口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将水口打造成为美丽乡村大公园和康养基地,实现“人文古韵,幸福水口”的目标,实现乡村振兴。
本次论坛由原江西省政协常委、原省社科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汪玉奇主讲。
出席论坛的领导和嘉宾有江西师范大学苏区振兴研究院办公室主任李玉莹,中共靖安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夏良、靖安县文联副主席蔡长远,有乡机关全体干部,村两委干部,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群众代表近百余人参加。
论坛会上,汪玉奇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解读。总结归纳了“十三五”规划实施五年来我国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民生等建设中全方位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实现了我国全面小康的伟大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建党100周年,向人民兑现了全面实现小康的伟大诺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解读党中央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规划”期间,对国内外形势做出的重大判断、基本思路、发展目标、宏伟目标。中国在城镇化发展中,土地资源与发达国家比反而越来越紧张。因此在政策上要不断寻求突破,推行占补平衡的改革,这是发展农村的举措。
汪玉奇欣然现场为靖安县发展提出了几个建议,要在立足于靖安县在全省、甚至是整个南方的生态优势、生态影响力和区位优势上。一是以第一二三产业贯穿的发展模式、发展思路。二是养生养老将是中国的最大消费,抓住需求,求发展。三是水口乡提出养生、康养产业这条路是对的。靖安县距离南昌仅40公里,具有极好的区位条件。千家万户创业,建立在民间资本上,康养产业要体现富民的特点。政府要在广告宣传、环境治理、公共卫生等方面发挥政府的作用,提供公共支撑力,这是将靖安打造成南昌后花园的路径。
来自水口乡的党委副书记黄永嘉也在现场做了学习体会分享,提出制约农村发展的人才匮乏问题,希望更多有学识、懂管理、懂经营的人才来发展乡村。希望十四五规划期间,在大学生就业引导,金融产业、乡村旅游,政府能加大扶持力度,能提供有效的政策措施,不断发展乡村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汪玉奇在交流中指出,优先发展农村,要大力发展农村人才。要让农民成为一个体面的职业,以江西安义县的农民林水河为例,他发起建立的“农村产粮合作社”,一年发了一百万的奖金,合作社的农民每人能得到10万的奖金,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模式。提示我们要从创新的角度,引入现代资本生产要素,这不是停留在一句口号,而是一个经济体制创新的过程。
78岁的水口乡水口村党员周绪国老先生朗读了自己谱写的新诗四首,并演唱了自己谱写的歌曲,在讴歌赞扬了我党伟业的同时,也展现了一个来自最基层农民的心声,抒发了爱国情怀,展现了农民的家国意识。
报告会上,水口乡党委书记张梅还向与会者介绍了水口乡的区位优势。水口乡位于靖安县城近郊,是国家级生态乡镇,是李洲坳东周墓葬群的发掘地,也是唐朝著名诗人刘昚虚的故里,有着良好的生态、人文、区位优势和发展前景。
最后,张梅向汪玉奇颁发了水口乡文化与旅游乡村振兴专家顾问的聘书。
江西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王健教授也在会上介绍了灌洲文化论坛主旨。论坛是以定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康养、扶贫、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论坛沙龙,以建立文化品牌高地,引领乡村文化旅游与乡村文化建设融合的新潮流。此次论坛主题演讲活动的举办是在十九届五中全会闭幕后一周的时间,省一级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就直接下乡,面对乡一级基层干部和农民,对五中全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内容开展的最迅速全面深入的一次宣讲传达。(李玉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