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垃圾分类分为四种: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其中,厨余垃圾因量大、易腐烂变质、味道难闻、易传播细菌和病毒等,如何处理备受市民关注。
位于南昌市湾里管理局天宁东路的湾里厨余垃圾处理中心,是南昌市最大的使用厌氧发酵方法处理厨余垃圾的项目,一天能使15吨厨余垃圾变废为宝。该中心是如何处理厨余垃圾的?如何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带着市民关心的问题,记者昨日前往进行了一番探访。
▲位于南昌市湾里管理局天宁东路的湾里厨余垃圾处理中心
日处理厨余垃圾15吨
整个厂区干净整洁,满载厨余垃圾的特制运输车辆正在耐心等待过磅卸载,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这就是湾里厨余垃圾处理中心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湾里管理局厨余垃圾地埋式厌氧处理中心项目占地面积共8亩,采用‘垃圾→厌氧→沼气和有机肥’的处理模式,项目日处理厨余垃圾(包括餐厨垃圾)15吨,是目前南昌最大的使用厌氧发酵方法处理厨余垃圾的中心。”南昌市湾里管理局景区与城乡管理办公室环卫科科长李淑明说,现阶段的厨余垃圾由于含水率、含杂率高,不适用于焚烧,厌氧发酵是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处理方式,也是目前主流的厨余垃圾处理技术。
资源利用实现最大化
在湾里厨余垃圾处理中心,记者看到,垃圾分类后分拣的厨余垃圾及餐饮酒店产生的餐厨垃圾经收集后,通过特制运输车辆被送到了这里。特制运输车辆先经地磅称重并记录,再运至预处理车间内,通过分拣、破碎、油水分离等环节,对厨余垃圾(含餐厨垃圾)进行预处理。
厨余垃圾进入处置厂后,最终会变成什么呢?为了解开记者的疑惑,李淑明将记者带至数十个发酵罐前。他告诉记者,经预处理的有机浆液进入厌氧消化池进行厌氧发酵,厌氧反应产生的沼气经过收集、储存、净化后,进入储气柜进行储存,部分用于居民使用;产生的沼渣沼液经处理后成为农作物和果园优质有机肥料,从而实现厨余垃圾资源利用最大化。
全程密闭处理垃圾
采访中,记者还注意到,该厨余垃圾处理中心完全没有垃圾的恶臭味。
李淑明告诉记者,整个项目秉承先进、环保、循环的理念,高标准建设、运营,营造花园式厂区环境,“厨余垃圾被运进厂区之后,便进入了全程密闭处理环节。此外,我们还通过喷淋、生物除臭等办法,确保异味全部收集处理并达标排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