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综合新闻广播讯(记者黄延平、特约记者刘宜河):12月7日正是农历24节气中的大雪,室外寒风凛冽。而记者在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残疾农疗康复中心康复治疗区内看到的却是一派忙碌的场景。工疗区域的辅助性就业车间里,60多名康复员在几名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做着手工制品。娱乐休闲区里,20多名康复员在兴致勃勃地打着乒乓球、扑克、麻将和下着象棋。在绘画室,康复员小刘正在认真创作一副油画,画室墙面上几乎贴满他创作的素描、油画,栩栩如生。
康复员 小刘:“在这里我每天都可以画画,前不久基地还给我的作品举办了一场慈善拍卖会,我很开心。”
农疗蔬菜基地护理员们正在带领数十位康复员种植冬季时令有机蔬菜小白菜,他们在菜地里除草、浇水、施肥,大伙干的热火朝天,目前,可以采摘的蔬菜有萝卜、包心菜、黄芽白、大蒜等。为了充分利用资源,进一步帮助康复员尽早康复,三医院专门规划15亩荒地,积极拓展农疗基地,通过对康复员户外劳作方式,让他们在劳动中放松情绪,更好的得到有效的康复锻炼。
康复员 老唐:“我老家在农村,种菜是发挥了我的优势,不仅强健了身体,而且心情感觉很好。”
宜春市精神残疾农疗康复中心是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在全省率先采取引进社会资本与专科团队管理合作方式创办的,是我省第一家探索贫困精神病残疾人诊疗和托养、康复、回归社会相结合、功能完善的托养康复服务机构。该中心作为宜春市三医院的下属机构肩负着“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民生职能,始终秉承“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践行社会责任,彰显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康复中心占地60亩,建筑面积4000㎡,有托养康复床位100张,目前共收治了精神康复人员99人。针对有相当数量的精神疾病患者经过治疗后闲散在家,服药、监护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康复指导和帮助。康复中心设置了病人生活与休闲区,治疗康复训练区和农疗工疗作业区,为康复员提供计算机培训,厨艺培训,农疗培训,手工技能培训,体能康复,心理咨询等各种技能康复培训和服务。同时配置多种医疗设备和健身、康复器材,就餐区、活动区、洗衣房等生活娱乐设备一应俱全,为康复员提供了一个环境优美、温馨宽容的家园。
宜春市精神残疾农疗康复中心基地主任 廖国俊:“我们开展的农疗康复培训是躯体、心理、社会、劳动治疗与康复有机结合,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康复员经过中心康复、技能培训,获得生活及职业技能,为他们重返社会、适应社会创造条件。”
宜春市精神残疾农疗康复中心基地正式启用以来,治疗效果明显,目前累计服务人数近千人次,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达到98%以上。2018年康复中心荣获宜春市科协授予的“创客之家”称号,成为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唯一一家获此称号的医疗机构。
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 李旭:“我们的目标是不断完善康复中心的各种设施,进一步健全制度,规范服务,让康复中心成为精神残疾患者残有所养、残有所依、残有所康的理想温馨家园。”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