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创作应回归理性与真实

近日,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发布“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去浮华浮躁、重创作规律’的几点意见”。意见指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必须要去浮华浮躁、重创作规律,把全行业的关注点引导到打造思想内涵精深、艺术质量精湛的优质作品上来。(12月9日《人民日报》)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升值。谈到电视剧,可能要数70后、80后感触最深,传统式“追剧”带来的乐趣,至今还记忆犹新。抛开信息还不发达的时代背景,应当肯定,那时的剧目数量和种类虽不多,但却有一种朴实无华、至纯至真之美,名著类、古典类、生活类,或笑、或闹、或喜、或悲,总能与人产生情感共鸣。当我们再度回味那些颇为经典的电视剧目,与现在某些影视产品透出的浮躁之气相比,总有一种“难以复制”的特殊情怀。

诚然,一度时期,可能因受网络信息发展太快、精神文化需求多元、拍摄技术不断更新、市场消费潜力增速的影响,电视剧创作隐含的浮华之风有所显现。特别是那些远离现实、不尊重历史的劣质影视文化客观存在,给广大观众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时至今日,随着网民数量与日俱增,网络影视所占市场份额不可低估。仍不排除,一些为了追求数据流量而轻视文化内涵的影视产品会“应景而来”,势必破坏文艺创作的良好生态。故此,作为主管部门,需要提高警惕,采取措施,防止那些看似华丽却质量不高的影视产品“乘虚而入”。作为观众,也要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对缺乏思想、质量不高的电视剧目,仔细辨别、主动拒绝。

在此基础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指导性《意见》,对电视剧的题材选择、思想内容、精神价值、文化含量,都有明确要求,就是为了进一步引导和规范电视剧制作,确保文化创作环境风清气正、绿色健康。

实际上,判断影视作品质量优劣,也可以通过市场来检验。那些票房屡创新高、网络点击量大的精品佳作,从内容上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是立足现实、尊重历史、回归理性、还原真实;从表现手法上看,既有大胆创新,却又不失精神内涵。比如,有些反腐题材的电视剧之所以迅速走红,赢得较高收视率,因为它直面现实、敢于批判、勇于伸张正义,打下了坚实的民心基础。很多纪录片之所以深受读者喜爱、好评,则是因为它解开了浓缩的人生、打开了尘封的时代,感情至真、至纯、至美。一些军旅题材的影视片之所以获得普遍青睐,关键在于诠释了什么是英雄主义,展示了伟大的爱国情怀,弘扬了社会主旋律。

可见,用现代标准衡量,一部真正优秀的影视作品,不靠热闹的场景作铺垫,不靠精彩的打斗来吸睛,也不靠演员的“颜值”来取胜,而是在平凡中见证伟大,以思想启迪、精神感召来赢得群众的好口碑。

实践证明,那些曾受热烈追捧的武侠、宫庭、玄幻等“江湖味”和“浮夸味”较浓的电视剧作,正在慢慢淡出人们视野,已无法带来更多市场期许,说明人们的精神追求正趋于理性与真实,已经与新时代内涵默契相融。因此,对于电视剧创作而言,我们既要遵从制度约束,更要从读者和观众的角度去思考,必需紧贴新时代、描写新生活、传递正能量,可以有创意,但切忌华而不实。 

王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