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度调查不能“一满了之”

近日,很多地方正在进行村(社区)“两委”选举换届工作,其中在组织考察环节有一项不起眼的工作,名为满意度调查,发表,打勾,回收统计即为全过程。而在笔者调研各村开展换届情况时却存在这样的现象,此举因不起眼、不上交,在部分指导组眼中就是印证工作开展的流程性资料,不用规范谁人填写、谁人收缴,只要能按规矩填写,按时间上交统计即可。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在此次组织考察中,满意度调查虽只是个填表的简单过程,却能直接反应出群众对此干部的口碑评价,是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考核依据。从另一层面来说,满意度调查表虽只是个流程中的表册,却体现着负责指导换届工作干部的责任心,若对表册不进行严格把关,任由下面村干部自行填写、批量填写,只求统计数据有,不求统计数据真,满足于“一满了之”,不仅会助长形式主义之风,更会让人民群众与政府离心,实则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选优配强一名党组织书记是书写好乡村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关键。一张简单的满意度调查表在老百姓眼里就是一道与党委政府沟通的桥梁,若干部满足于“一满了之”,便会使组织研判失真,选出与群众意愿不符、与村情不符的干部,党组织软弱涣散等问题便会接踵而至;若干部严格落实组织考察要求,充分发挥“桥梁”优势,便可从群众评价中选出一名好“带头人”,为村级发展提供人才力量保证。

要深挖群众反馈,实现“一满了之”到“满意什么”的转变。在具体组织考察过程中,挖掘群众口碑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因此,在开展满意度测评时,不能仅限于表中的内容,要在问题上多问几句“对谁满意”,“为什么满意”,要把让群众感觉满意的人或事挖掘出来,争取做到好的做法总结发扬,好的干部提拔亮相。也可在制表、发表的时候多用技巧,例如打乱候选人初步人选姓名顺序,把选择题变成综述题等,倒逼群众认真审阅、填写表中内容,避免部分群众随意填表现象。

消除“一满了之”现象既要坚决打击又要教育引导。放眼大多数正在进行换届工作的地区,“一满了之”的现象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也由此证明消除此现象并非易事,需疏堵结合,既要严厉打击又要教育引导。一方面,加大对组织考察过程监督力度与表册调阅力度,对不认真开展测评的干部发现一个,处罚一个;建立层层把关制度,要求上报表册需指导组进行层层审核、签字,将责任压实在人头上;另一方面,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在每个工作时间节点均做到严明工作纪律,讲明工作初衷,鲜明用人导向,从而提高干部对换届工作认识,激发干部干事责任心。

罗淇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