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这五年】 桃源河“变形记”

近日,记者来到赣州市赣县区桃源河畔,目之所及,令人心旷神怡。这里风光旖旎,景色宜人,公园里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还有弯弯曲曲的回廊交相辉映。登上望景楼,俯瞰整个梅林湿地公园的美景,漂亮的梅园、梅亭,引人注目的荷花池,美不胜收。不时有市民们漫步河畔,好不惬意。但是在五年前,这里却是另一副景象,河面上漂浮着各种垃圾,河道臭气熏天,一度让人难以忍受。而这是江西赣州市赣县区积极落实河长制责任,深入治理河道污染工作的一个缩影。

赣县区水利部门全力推进桃源河改造工程

赣县区水利部门全力推进桃源河改造工程

为彻底改善桃源河环境恶劣的情况,十三五期间,赣州市赣县区先后安排了生态园林工程示范项目和桃源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在桃源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中,该区以不破坏原有河流、植被、山体为原则,因地制宜种植了具有净化空气、土壤修复功能的菖蒲、垂柳等25种花木及160种植物种类,设置塘湾水韵、桃源踏青、七彩童趣、上垅探海、清风荷叶等11个生态湿地景观区,将桃源河打造成为全区生态样板河流。十几年间,从垃圾漂浮、河道黑臭到水清岸绿、风光怡人,从市民掩鼻而过到饭后漫步的首选之地,从河水污浊到水质基本稳定达标、逐步提升,桃源河不仅见证了我区日新月异的发展,也记录着河流治理的历程。  

赣县区昔日“龙须沟”变成“桃源河”湿地公园1

赣县区昔日“龙须沟”变成“桃源河”湿地公园

赣县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全面落实河长制责任,把绿色发展作为治理河流的准则和方向。在打造流域生态园林工程的过程中,当地走出了独特的治水路子。按照“生态滨水带,城北桃花源”的设计理念,不仅注重提升项目周边的休闲性、景观性、生态性,还依次规划了入口展示林带、梅林观赏带、梅红柳绿带、街头绿地及道路绿化展示带、滨水趣游区“四带一区”格局,在有效改善桃源河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及防治水土流失能力。

赣县区昔日“龙须沟”变成“桃源河”湿地公园2

赣县区昔日“龙须沟”变成“桃源河”湿地公园

如今,赣县区还建立了11支“河小青”志愿者服务队伍,先后开展“保护母亲河,争当河小青”“爱河护河,党员在行动”等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推进“清河行动”、开展河湖清“四乱”,进一步维护辖区内河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幸福河流景观。(记者  张念昭  通讯员  王华明  谢建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