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未平,洪水又起。高考期间的倾盆大雨,让人隐隐不安。每年的暑假都是长江涨水的时候,也是我回老家江州避暑吃瓜的时光,而今年的高水位打破了我的计划。
7月11日,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江州镇的一封“家书”召回数千在外游子返乡抗洪,此时我才真正了解到事情的紧迫性。水位已达22.03米,还有增长的趋势,自7月10日12时30分起,九江市防汛应急响应等级提升为Ⅰ级。之后在家学习准备考研的我放下课本,来到九江的江岸边,原先那一道平和美丽的风景线,此刻已经快要漫上水来。九江一条江岸放眼望去,处处是防汛点,处处是带着红袖章的抗洪小战士。通过咨询,我了解到,他们无间断地巡堤,观测水情,保家卫国,不言苦不喊累,只说防汛之事,责任重大,不可掉以轻心。
对比浔阳区,江州镇的江岸四面环水,堤岸线长,防汛人手短缺,情况更加危急,我选择去老家后埂村的北堤哨所,为保卫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当我到达堤坝的时候,水位已经接近与路面平齐,地势低洼处都用沙袋加固加高了,仿佛一个浪过来,水就能漫过堤坝。我去之前的几天还在下雨,天气阴沉,上岗当日出了大太阳,温度高达30℃,在外暴晒全天的我们感觉快要中暑,心里却还是开心的,除了为巡堤出了一份力,更因为阳光的到来让连日的洪水开始有了一点退散的迹象。
一天下来,穿着靴子走在最泥泞的地方,一点点巡查着,每个人的心都提着,就怕有泡泉出现。幸好,一切都安然无恙。事情总是最开始的时候最难,第一天回到家的我,简直瘫着不想动弹。晒伤的手臂、脸和脖子,都让我无法安心休息,一遍遍涂芦荟胶,才能减缓那火辣辣的灼烧感。家人都惊讶地看着已经晒成一个红黑煤球的我,他们嘴上说着“防晒工作不做好,跑去晒成这样!”,看着我起水泡和脱皮的皮肤也很是心疼。第二天,他们更是强烈阻止我再出门,双方商量后,我决定养一天皮肤,不痛了再去。一天后,穿上家人为我准备好的防晒衣,涂上防晒,戴好渔夫帽,再次整装出门了。
每次去坝上都是一种新的感觉,哨所轮值的叔叔阿姨换人了,但他们依然热情地跟我们志愿者问好。
期间,恰逢某集团军的兵哥哥们来到这边帮忙抗洪,看着他们井井有条地干活分工,整整齐齐的水壶行囊,感受着他们振奋人心的高昂士气,我心中有一团火在那一刻熊熊燃起。高高飘扬的军旗下,他们挥洒汗水的身影就是防汛抗洪最美的印记,他们的到来,不仅是江州村民的定心丸,更是江州堤坝的“定海神针”,因为他们的到来,九江人民有信心更有决心去打赢抗洪保卫战。
多日的抗洪经历,让已经22岁的我,深刻体验了“终于做了一回大人的事”,我不再是爸妈臂弯庇护下那个只会索取的小孩子了。虽然防汛的过程有汗水有摔跤有疲惫,但收获了知识、经历和体悟,特别是亲眼见证洪水在一天天的退去,那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保卫家园,你我冲锋在前;疫情洪水,我们共同抵抗。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守卫祖国的决心与信念。
吾愿山河无恙,万民平安!
(作者:江西省新余学院 徐晓;指导老师:刘渝)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