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从来不空洞

一年一届,育人教书十余载;一心一志,初心不忘终开怀。

岁月不居,从怀揣梦想毅然选择去最为偏远的乡镇支教,到如今仍然扎根农村中学,变的是一届又一届学生高飞了,不变的是我心中对教育的热爱和追求。十余年来,立德树人、授业解惑的育人教书情怀让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国是千万家,没有强的国哪有富的家?我以为,教书的首要目的就是培育胸怀祖国、心中有爱的学生。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认为,一位老师若能把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抓好了,那该科的学习成绩一定差不到哪里去,并且还能起到促进作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时间和精力,但只要让学生的心中拥有了爱的土壤,何愁教育的花园不会枝繁叶茂、花香四溢?

爱国主义教育从来就不空洞,爱国主义的素材无处不在。我是一名九年级化学教师,我十分注重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九年级化学上册的课本绪言部分,道尔顿、阿伏伽德罗、门捷列夫等外国科学家的名字集中出现,我总是和同学们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我在肯定外国科学家对化学贡献的同时,还会特意提及九年级两本化学书中会出现的中国科学家:张青莲和侯德榜,待学生学到相关单元课题时,我会重点讲述他们的故事: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他曾动情地说:“我的一切发明都属于祖国!”

在讲到“可燃冰”时,我会告知同学们,我们国家近年来在“可燃冰”的开采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我哼唱这首歌的同时,学生也跟着一起唱。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给同学们上以“青春向党、不负韶华”为主题的党课,还时常结合“五四”青年节、“八一”建军节、抗战胜利日、国庆日、国家公祭日等重大节日来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感恩惜福、勤勉学习。

今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迎来百年华诞。正在哈大就读的徐同学在校庆日通过微信给我发来信息:老师,今天习总书记发来贺信,我们特别兴奋、备受鼓舞,也特别感谢您在我初三那年给予我的教导,让我努力学习、坚定报国之志。时隔多年,或许该学生已忘记我在课堂上讲解的化学习题,但我的爱国心、育人志却能一直影响和激励着他。

拳拳爱国心,漫漫教育路。初心不忘、铭责担当,育人教书是我的志业,站在讲台上的我有了家国情怀,教育的路途中就一定会有诗和远方。

(作者: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溪霞初级中学教师 鲁小宝)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