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请战书,满满鲜红的手印,那逆流而上的背影,满腔的爱国情怀,都是这个时代所该有的烙印。——题记
这个冬天注定不平凡,梅花依旧悄无声息地绽放了,天空依旧明净如洗,本该是“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的情谊;又或是“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的晚宴;最应是“儿女归来添盛馔,潇潇雾笼富农家”的团团圆圆,而我们迎来的不是辞旧迎新的钟声,却是那声声战鼓。当人们还沉浸在迎接新年的喜悦时,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已经悄悄向我们伸出了爪牙。
这世上没有什么天生的英雄,是他们这样一群年轻跳动的身影在奋力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用他们的身体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保护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被汗水浸得发白起皱的双手,是男护士王涛一天未曾停歇的忙碌,为沧州父老搭建一道抵挡疫情的堤坝;雨中那抹挺拔的身姿,是火神山医院执勤警察燕占飞的守护,无愧这日夜兼程,风雨无阻而建立起来的临时医院,用“中国速度”与疫情赛跑;66岁的老父亲王卫国将自己做医生的女儿送上了前往武汉的火车,这背后是17年前王卫国的母亲同样将自己的儿子送上了抗击“非典”的战场。是呀!就是这么一群可爱勇敢的人,挑起了国家的重担,成为了不惧生死,依然逆风奔跑的人。镜头前的钟南山院士,他那依旧澄澈的眼睛中噙满了泪水。17年前,他在抗击“非典”的最前线,立下了汗马功劳,17年后的今天,他临危受命,踏上了前往武汉的新征程,再次守在了疫情的最前线。84岁的他为国家操劳了一辈子,和病毒战斗了一辈子,提起武汉,却依然哽咽了。时间可以改变容颜,却永远熄灭不了他这一颗炙热的爱国之心。疫情之下的青年一代,爱国报国就要勇于担当。十七年前“非典”,“80后”是主力军,他们守护了“90后”幼时的我们,现在轮到我们“90后”守护你们,守护这个世界。
爱国有时候并不一定都是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疫情当下,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强化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具有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舍小家为大家。舆论面前,我们一定要擦亮双眼,不信谣不传谣,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传播正能量。这就是爱国。爱国,更要立身百行,以学为基。珍惜美好的校园时光,驾一叶扁舟于书海,远比在沙漠寻一方甘泉更加惬意。努力学习一切所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使自己能成为国之脊梁、家之支柱。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在日积月累中寻求自我突破。所谓知之深才能爱之切,作为中华民族接班人,我们应该以学习并传承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历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己任,善于学习敢于借鉴。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共克时艰,方知少年意气。新一代新青年应该怀着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一腔豪情,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灾难面前,我们应该成为英雄,我们应该是这个时代和国家最有担当的人。这世界上没有什么天生的英雄,也没有什么所谓的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怀着家国之心的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大人的样子与死神抢人,守护国家守护民族。
杨瑜临摹的一幅关于抗击疫情的儿童画作品。
(作者: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杨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