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
江水翻涌不止,我站在长江边。时隔四个多月,我第一次走出了家门,正月新年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第一次如此长时间待在家中,随着防控形势见好,我也迎来了这数月里的第一次外出。步入初夏的武汉,空气开始变得闷热起来,只是这江边还有丝丝凉爽。
微风撩起柳叶,武汉长江大桥立在大江中央,江水咆哮冲撞着桥墩,却破碎成点点水花。这座建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桥就是这样静静地立着。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这半个世纪以来,经历了无数次风浪的大桥仍屹立而坚挺,展现了“万里长江第一桥”的顽强与坚忍不拔。
我心中的自豪感又油然而生,不仅仅是为这巍然的长桥,更是为祖国的强大与发展而骄傲。百年前的那个受尽屈辱的国家,那个被战争击打得千疮百孔的民族,如今也像这座大桥,在风雨中傲然挺立。
想着毛主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句,我走上了这半个世纪的老桥。
老兵
我的祖父是一名兵,当年从湖北咸宁的一座小村庄中走出,历经风雨,来到了武汉这座大城市,第一次登上了这武汉长江大桥,成了这大桥的守卫者之一。几十年来,在这桥上,看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火车在脚下轰隆作响,祖父也只是笔直地站立着,时间随着江水流逝,直到祖父的脸上爬满皱纹。
儿时的我曾缠着祖父,问着关于大桥的故事,如今我又登上这桥,踏着石阶向上,踏着无数前辈走过的道路,可能是因为疫情,这桥已许久未有行人,壁上有些许青苔,为这座老桥带来了一丝生机。大桥上站岗的士兵们站得依旧笔直,绿色的军装勾勒着他们挺拔的身姿,此时的大桥并无多少车辆,可他们依旧是那么站着,守着,仿佛他们天生就生长在此,扎根于此,有神地注视着这长江大桥。
时光仿佛回到几十年前,我想象着,那时还是一名普通士兵的祖父,也是这么站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与这大桥结下不解之缘,大桥依旧,人却不再,可我却是能清晰感受到,每一名驻桥士兵的身影,会永远地站立在这长长的大桥上。
龟山蛇山
桥的这边是龟山,桥的那边是蛇山,正是所谓的龟蛇两相望,中间隔的是浩浩长江。其实龟山和蛇山严格来说并不是山,没有山的耸立如云,这龟蛇二山充其量也不过是两个小山包罢了,但武汉多江多湖,山包也就称为山了。蛇山上有一楼,正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古有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楼上风景绝佳,鸟瞰江水东流与江南江北,文人骚客们在楼上豪情万丈,饮酒作赋,当然如今的人们或许早无了古时文人的闲情雅致,只是登上黄鹤楼,还能感受到这江风,心中也能升起几分怅然与惬意吧。
而龟山上的龟山电视塔倒是显得冷清了许多,我也不记得从何时起,这座电视塔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如今也只是静静矗立在龟山顶,望着对面热闹的黄鹤楼了。只是龟山脚下,又有着有些名气的古琴台,其中假山古树嶙峋,流水窸窣,鸟鸣山幽,悠扬的琴音入耳,坐在沧桑老树下,看小桥流水,又是不同于黄鹤楼的别样韵味。离古琴台不远处是钟家村商业中心,汉商银座,汽车鸣笛,人潮往来,灯红酒绿又伴随着人的喜悦与热闹。这闹市中的清幽古琴台,又显得格外珍贵了。
小店
江的那边是武昌,武昌的江滩没有汉阳与汉口的创意文化园,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小商贩,卖着些小吃玩具之类的东西。此时的这些商铺大都没有开业,想必是疫情的影响。走在这江边的街道,商店的铁门紧闭着,甚至有些门店上已贴出转让的标识,竟是让人感到丝丝落寞之情。就在我无心再漫步在这冷清的江畔时,又蓦然发现前方百米处好似有人群聚集,心中一动,便向前探去。
商铺还是有开着的,这是一家热干面馆,店面不大,大约只能坐下七八人,门口的招牌被油脂染得开始发黑了,地面也是凹凸不平的水泥地。此时正值饭点,与外表的破旧不同,因为不允许堂食,店外排队吃面的顾客有十人左右。惊讶于小店的人气,我向店铺内望去,老板是一位年约50岁的大叔,熟练地将早已擀好的面条下到滚烫的开水中,又将烫好的面条捞起放入面碗,重复着,面庞氤氲在热水的雾气之中,让人看不清他的样貌,未有言语。一旁是一位体态丰盈的中年妇人,想必是大叔的妻子,为一碗碗面条添加着调料,时不时与顾客交谈几句,发出武汉人那种豪爽的笑声。
这面馆就在这街上开着,我当然不会知道这面馆已经在江畔存在许久,但我知道这面馆,这对中年夫妇,此时就在这忙碌着,有他们的顾客,有他们的生活,为武昌冷清的江畔带来久违的生机和暖意。他们的生活是艰辛的吗?我想或许是的,但他们的生活是幸福的,不仅是他们,那些前来吃面的顾客们,至少在吃下热腾腾的面时,心中当是充满快乐的吧。
祖国
生活在疫情之后的武汉,确实会为这种种微小的幸福而感动。我又回到长江大桥上,望着江水和两岸,心中又升起对祖国的感激之情,是的,若不是祖国的强大和繁荣昌盛,若不是国家的建设,若不是疫情时国家的积极应对,若不是那些人的挺身而出,这一切又怎会在我们身边悄然发生。这桥,这江,这武汉三镇,这中华,祖国带来的幸福感早已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有的人不善言辞,不会在人面前歌颂,不会表达自己的热情,但若是祖国需要,他们定当挺起胸膛欣然前往。
(作者: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程宇;指导老师:刘琼)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