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脱贫攻坚 江西省‘十三五’脱贫攻坚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 新余专场发布会答记者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文颖 摄)

1月12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扶贫办、新余市人民政府联合召开“决战脱贫攻坚 江西省‘十三五’脱贫攻坚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新余专场发布会。新余市政府副市长林愚发布和介绍有关情况。新余市扶贫办主任简艳兵,分宜县政府副县长李建军,新余市渝水区委副书记潘丽云,新余市委宣传部驻水西镇河坪村第一书记赖新军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黎峰主持新闻发布会。

中新社记者(文颖 摄)

中新社记者:发展产业既是拔穷根、摘穷帽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请问新余市在促进扶贫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新余市扶贫办主任简艳兵(文颖 摄)

简艳兵:近年来,新余积极探索扶贫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举措、新方法,促进扶贫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实现产业大发展。全市发展扶贫特色产业项目932个,发展6大扶贫主导产业项目97个,覆盖全市31个乡镇、392个行政村。新余已成为全省最大的香菇、果冻橙、肉牛、黑山羊等产业种养加工基地。二是促进收入大增长。实行“1+N”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带动村集体和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全市村集体通过产业年均增收5万元以上、贫困人口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三是带动就业大提升。全市扶贫产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2996人,占外出务工贫困人口的30.5%,成为贫困人口就业的重要渠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创新机制,产业发展有活力。依托乡镇商会,成立新余市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协会、组建9个致富带头人专业委员会,助推产业发展,形成“党建+乡镇商会+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协会”的产业发展新机制,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2.创新举措,带头人培育有效力。探索出“党建引领、商会奠基、协会垒台、众筹发力、考核激励”的精准育人新路子,培育致富带头人930人,主要经验做法入选“第三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先后4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3.创新模式,众筹发展有合力。以6大扶贫主导产业项目为方向,以致富带头人为众筹主体,发动各级单位、村集体、一般农户、贫困群众和社会资本参与产业众筹,抱团发展产业。

4.创新方法,评价激励有动力。开发致富带头人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起对致富带头人和产业众筹各方的双向评价体系和双向激励机制,激励更多致富带头人带贫益贫,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众筹,促进扶贫产业发展。

凤凰网记者(文颖 摄)

凤凰网记者:大力培育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是促进扶贫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请问渝水区在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中主要有哪些特色做法?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新余市渝水区委副书记潘丽云(文颖 摄)

潘丽云:近年来,渝水区坚持以发展扶贫产业为核心,以培育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为抓手,培育致富带头人248人,带动4195户9182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依托商会选准人。我们依托乡镇商会,建立双向选择机制,优先从商会会长和会员中遴选致富带头人,引导他们发展扶贫产业。同时,我们每年举办“渝郎回乡”活动,从创业返乡优秀青年中遴选一批有信念、有情怀、有实力、有技术的“四有”人才,培养成为致富带头人,并从中发展商会会员,实现商会会员和致富带头人互促共进、融合发展。

二是协会搭台聚拢人。在市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协会的指导下,我们跨乡镇组建了工厂化养鱼、瓜蒌、香菇等7个专业委员会,由7名龙头企业负责人担任创业导师,凝聚一批志向相同的致富带头人,采取“三统一分”模式抱团发展,形成“一个扶贫产业、一名创业导师、一批致富能人”的人才聚合效应。比如:果冻橙产业的廖润根,把全市果冻橙产业致富带头人凝聚起来,打造果冻橙基地11个,将种植面积扩大到3700亩,目前已是全国最大的果冻橙种植企业。

三是政策支持激励人。我们对致富带头人给予资金、政策、服务等全方位支持。扶贫资金优先支持发展扶贫产业,2020年全区产业资金占比扶贫资金的81.8%。先后出台10多个政策性文件支持致富带头人,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保障,增强他们的发展信心。

四是众筹发力成就人。我们以致富带头人为众筹主体,发动帮扶单位、村集体、一般农户、贫困户和社会各方,以资金、资源、技术、劳动力等多种要素参与众筹,抱团发展扶贫产业,将资金物化为可核查的扶贫资产,并通过多种方式回报产业收益,最终实现了致富带头人创业有成、扶贫产业发展兴旺、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共赢目标。

江西新闻客户端记者(文颖 摄)

江西新闻客户端记者:扶贫必先扶志。只有激发起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才能实现真脱贫、长久脱贫。请问分宜县是如何有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下一步又将如何深入开展扶贫扶志行动?

分宜县政府副县长李建军(文颖 摄)

李建军:“晓康驿站”是分宜探索激发扶贫主体内生动力的一种有效办法,它起源于我县的钤山镇,后在全市推广、全省出名,探索出了“党建+晓康驿站”扶贫扶志新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通过“劳动换积分,积分兑物品”的增收激励方式,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具体讲是“三家”管理办法:

一是当“管家”,统筹推动。坚持全县“一盘棋”,推行“政府搭台、村委承办、社会参与、百姓受益”的新型帮困运作模式,用“众筹”方式撬动资金150万元,建站135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用“四个统一”(即统一场所、统一专人管理、统一财务制度、统一评分标准)方式加强管理,群众根据积分按需兑换物品,累计兑换6.3万余次,兑付物品价值307万元,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做“行家”,健全机制。以党建为抓手,持续优化“晓康驿站”功能,比如:高岚乡推出“晓康车票”助力贫困户搭上“幸福快车”;再比如:湖泽镇在感恩教育会中开展公益岗位述职评议,强化履职管理。常态化监督激励,持续激发基层党组织和贫困群众“两个内生动力”,通过“红黑榜”方式,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约束不良行为,促进乡风文明。全县16个“晓康驿站”进入全市50强,表彰“脱贫感恩奋进之星”128人,其中26人当选村小组长,25人被遴选为致富带头人。

三是成“赢家”,激发动力。“晓康驿站”变“给钱给物”为“积分奖励”,改变了帮扶方式,干部不再向贫困户送钱送物;“以奖代送”走出福利漩涡,实现了结对帮扶由“慰问式”到“充电式”转变;贫困户脱贫由“拖着走”到“自己跑”的转变,为贫困户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极大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疫情期间,不少贫困户主动参与防疫,捐款捐物6.6万余元,成为全县抗击疫情的重要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优化“晓康驿站”功能,细化激励约束措施,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央广网记者(文颖 摄)

央广网记者:有效防止返贫致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内容。去年12月2日,新余市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经验做法。请问新余市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中有哪些具体做法?下一步又将如何接续开展监测帮扶工作?

简艳兵: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返贫致贫问题,率先发动行业部门参与,通过信息比对分析,精准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形成长效机制。我们的做法是:

一是立足平台,常态化比对。依托新余智慧城市建设,充分发挥新余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系统作用,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致贫信息比对,并将比对贯穿于“两类人群”的识别、监测和帮扶始终,确保全过程精准。

二是信息共享,动态化监测。率全国全省之先,发动全市32个行业部门参与防止返贫监测,建立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农户自下而上主动申报与部门自上而下筛查预警有机结合,及时发现返贫致贫风险、及时识别监测对象。同时,根据比对结果,精准制定措施予以帮扶;并定期比对核查“两类人群”返贫致贫风险变化情况。对消除风险的,解除预警监测,及时标注;对未消除风险的,继续加大力度帮扶。

三是整合资源,精准化帮扶。大力整合行业扶贫部门和社会资源力量,充分发挥各项扶贫政策叠加效应,更加注重对“两类人群”的事前和事中帮扶,因户施策,精准帮扶。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聚焦“两类人群”,继续做好监测和帮扶“两篇文章”。一是创新方法,提高监测水平。我们重点在“快”和“准”上做文章,正加快开发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信息化管理系统,扩大监测范围,将全市农村脱贫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残疾人等“四类对象”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健全农户主动申请、部门比对筛查、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监测机制,常态化监测他们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提高预警监测的时效性和精准度。

二是优化举措,增强帮扶效果。在落实好普惠性帮扶政策的同时,持续激发“两类人群”内生动力,鼓励引导他们以多种合作方式参与产业发展,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增收;继续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爱心帮扶,优化完善防贫保险,努力构建“产业扶持、社会帮扶、动力激发、保险助力”的长效帮扶机制,确保“两类人群”稳定脱贫,稳步致富。

中国江西网记者(文颖 摄)

中国江西网记者:动员和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强大合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请问渝水区乡镇商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

潘丽云:近年来,我们渝水区大力开展“商会起航”行动,通过“党建+商会”模式,发动全区11家乡镇商会参与脱贫攻坚,形成“举党旗、抱团干、带民富”的渝水商会精准扶贫模式。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党建引领,积极动员。各乡镇商会都成立了党组织。商会党组织引导商会会员“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动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区11家乡镇商会积极踊跃参与家乡脱贫攻坚,对口帮扶93个村,结对帮扶1189户贫困户,帮助贫困村摘帽、贫困户脱贫。

二是组团参与,回馈家乡。通过搭建“两代表一委员”参与社会扶贫、“同心·千企帮千户”、“渝郎回乡”等活动平台,引导全区11家乡镇商会、1500余名商会会员、300余家商会企业,参与商会精准扶贫“六个一”活动,我们的“六个一”活动就是:搭建一个扶贫平台、设立一个专项扶贫基金、安排一批公益性岗位、提供一批就业岗位、培训一批就业对象、扶助一批扶贫项目,为全区贫困户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捐赠资金约1.63亿元,建学校、建设施、资助贫困学生、改善贫困户住房、支持晓康驿站建设等等,全方位助力脱贫攻坚。

三是兴办产业,带民共富。脱贫致富,产业是关键。渝水区委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乡镇商会参与产业扶贫“温暖接力”行动,投资8900万元,发展扶贫产业项目87个,覆盖贫困户2000余户,帮助贫困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2020年,各乡镇商会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市级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协会,牵头组建了工厂化养鱼、香菇、瓜蒌、果冻橙、肉牛、黑山羊和肉鸽等7个致富带头人专业委员会,集聚全区致富能人抱团发展,打造了“高质量、可持续、联结紧、覆盖广”的6大扶贫主导产业体系,促进全区扶贫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新法制报记者(文颖 摄)

新法制报记者: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加强扶贫资产管理,增强资产扶贫效益,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措施。请问分宜县在这方面有什么成熟的做法?

李建军:我们分宜县依托新余市扶贫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按照全市“信息化建设、阳光化监管,全周期管理”的新模式要求,采取“四清”做法,实现了“从资金到项目、从项目到资产、从资产到收益”的全链条闭环式运行管理。

第一“底数清”,双向追踪摸家底。利用信息化平台,实行部门与乡镇联动协作、双向追踪,全面核查2016年以来扶贫项目资产。目前,已完成查清并登记11个乡镇扶贫资产,核查项目1255个,资金4.7亿元,完成率100%;已形成物化资产扶贫资金3.69亿元。

第二“权属清”,三级确权定责任。根据信息平台设置的贫困户、村集体和县乡三大模块,给扶贫资产“找好主人”和“归属”。基层干部可通过管理平台手机App,现场查询资产明细、核实反馈资产信息。目前,已确权资产到户0.06亿元、到村3.16亿元、到乡镇或县0.48亿元,确权比例100%。

第三“流程清”,规范监管堵漏洞。按照市、县、乡、村四级管理责任,通过信息化手段,全程网上申报、审批、实施、验收、确权、移交,资产管护、收益分配和资产处置,并实时开展预警监测,发现问题及时纠偏补漏。目前,系统自动出具预警报告18份,发出预警116次,资产管理台账完善程度达99.33%。

第四,“收益清”,严格把控强运营。注重运营管理,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实现“决策阳光化、监督便捷化、收益长效化”的“三化”管理目标。在管理平台建立扶贫资产收益专户,通过系统自动统计资产带贫益贫效果,并追踪资金走向,可精确追踪资产收益分配到村到户情况;同时,通过比对辖区内贫困户总数与资产受益人口总数,可准确分析资产带贫益贫目标达成率,直接反映资金的精准使用情况,提高了扶贫资金、资产的扶贫效率和效益。

省政府网记者(文颖 摄)

省政府网记者:向贫困村选派驻村工作队是脱贫攻坚的一项创新举措,在精准扶贫脱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请问,新余各地在脱贫攻坚结束后,如何继续发挥驻村工作队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新余市委宣传部驻水西镇河坪村第一书记赖新军(文颖 摄)

赖新军:我叫赖新军,是中共新余市委宣传部的一名干部。2016年9月被选派担任高新区水西镇河坪村第一书记。水西镇河坪村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有贫困户22户53人,2019年实现贫困村摘帽,2020年村贫困户全部脱贫。

2016年,我刚到河坪村时,村里连续两任书记被免职,村党组织软弱涣散。驻村后,我们从抓村级党组织建设入手,对村“两委”班子进行“一对一”传帮带,提升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村党组织顺利摘掉后进帽子,实现晋位升级。2019年被评为区镇先进党组织。我们通过配强班子、结对帮扶、制度建设“三条举措”强队伍,办好了村颐养之家、晓康诊所、晓康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四件实事”聚民心,争取帮扶资金2000余万元,全面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村庄整治、拆三房建三园、厕所革命、污水管网建设等“五项扶贫工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还重点发展了村级光伏电站、马家柚、水蜜桃、养殖等六大扶贫产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8万余元,为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多元。

贫困户彭泉生是位老光棍,无儿无女,还体弱多病,思想消极。2019年村里组建了扶贫车间,我积极鼓励他到车间上班,经常和他探讨车间生产和管理,经过精准施策,他主动规划车间生产,学习管理经验,去年被镇里任命为车间主管,光年工资收入6000多元,加上各种政策补贴和产业分红,全年收入达到了2万余元,家里也新买了电视机,精神面貌也积极了,生活态度阳光了许多,成了全村脱贫致富典型。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摘帽不摘帮扶”的工作要求,在前期驻村工作基础上,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发力做好稳班子、稳增收、稳帮扶、稳民心“四稳”工作,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持续加大产业帮扶,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巩固帮扶成果,着力激发村级党组织和贫困群众“两个内力”,振兴乡村发展,推进贫困群众从“要脱贫”向“要幸福”转变,实现爱党爱国爱生活的华丽转身。

黎峰: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新余脱贫攻坚工作,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会后再进行咨询、沟通或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