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一流”建设,是我国自1995年启动“211工程”、1999年实施“985工程”后,推动高等教育再上台阶的又一创新战略。在“十三五”期间,我省打出了一套有力的“组合拳”,抢抓机遇推动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赶超发展。
2017年5月,省政府印发《江西省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我省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拉开序幕。四年间,全省高校ESI世界排名前1%学科由6个增加到19个,8位教授进入ESI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双一流”建设学科主持的2个项目成果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高校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与日俱增。
去年9月,南昌大学圆满完成了教育部批准的建设任务,同意通过南昌大学“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报告。
我省除确定南昌大学作为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自设8个学科为“省一流”学科)外,还遴选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13所高校的33个学科,以及30所高校的172个专业作为“省一流”学科和专业进行建设。
去年12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联合对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期满验收工作,41个“省一流”学科中17个学科验收结果为优秀,24个学科验收结果为合格。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多所高校还将科研成果落地,助力社会发展。其中江西师范大学的产教研转化团队,开发全球第一个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大规模化生产自支撑PI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创新技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相关企业运用该技术提供用于制造反复多次使用口罩和多次重复使用卫生防护服的高效过滤和耐摩擦功能材料。
请输入验证码